武磊的状态趋于平淡,但不满意也没有用
在经历了西甲首粒进球的“留学高潮”之后,武磊近来的状态变得平淡,尤其是他对机会的把握受到了质疑甚至批评。 本场对阵赫罗纳的比赛是武磊西甲生涯的第十场比赛。 10场比赛1个进球的数据,也是武磊给出的答案。 这样的进球率,武磊的表现还满意吗?
我想很多人都不满意武磊西甲表现,但是不满意是没有用的。 得分效率低下,有武磊自身问题造成的,但也有球队体系造成的。 客观地说,鲁比并不是一个战术素养很高的教练。 这个游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 西班牙人的“畸形”442
本场比赛,鲁比部署了罕见的442阵位,但这一“创新之举”却完全适得其反。 球队主要进攻组织者梅伦多和达德尔不在有效位置,进攻推进系统严重崩溃,赫罗纳在场面上明显受到压制。
西班牙人442的开局位置非常明确。 锋线上伊格莱西亚斯和武磊的组合问题不大武磊西甲表现,但中场的站位就颇有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球队的主要进攻组织者梅伦多和达德尔分别被安排在左右翼前锋的位置上。 这就是西班牙人上半场进攻效率极低的问题。
将达德尔和梅伦多放在两翼,看似拉开了进攻宽度,但实际上两人都不在有效位置,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达德尔,他的风格更多的是组织联系而不是跑步。 他需要在中场中路长时间持球,利用中前卫或后腰的角色来控制球并组织进攻。 放到边路,达德尔没有球权,没有跑动,没有对抗,基本没有什么作用。
对方侧翼进攻
进攻方面,梅伦多和达德尔表现困难,边后卫位置上的防守保障同样令人担忧。 图中本轮,赫罗纳右翼强攻,西班牙人中场边路毫无防守屏障。 达德尔在边路与波尔图的对抗中完全处于下风,多次被对手从边路打穿。 达德尔本身的防守能力有限,但更重要的问题是达德尔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位置上来对抗对方实力最强的波尔图。
在这个看似创新实则畸形的442下,西班牙人的进攻推进几乎难以为继。 但在这种破败的背景下,武磊的作用反而得到了体现,这也是鲁比在武磊进球效率不高的情况下依然信任武磊的原因。
2、武磊对球队进攻的积极作用
没有强大的中场,武磊在双前锋配置中其实很难踢。 但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武磊宝贵的进攻输出和进攻带动依然清晰可见。
武磊首先贡献的就是速度。 没错,不是速度而是速度。 武磊的速度优势为球队提供了难得的进攻活力。 图中这一回合,武磊在中场成功断球,然后向前推进,一气呵成打门,进球质量也相当可靠。 本轮,武磊的速度优势十分明显。
图中本轮,伊格莱西亚斯取得一分,武磊迅速抢下两分。 这场半球大战中,武磊在起步、加速、踢球、路线选择等多个方面都明显领先。 与武磊缠斗的对方后卫显得十分尴尬。 作为球队前场相对稳定的高点,伊格莱西亚斯的作用还是比较可靠的。 对两点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进攻联系。 在这个环节中,武磊整体移动速度的优势保证了他能够更加轻松有效地继续进攻。
武磊的第二次射门是上半场中场为数不多的几次进攻之一。 本轮,武磊的速度优势相当明显。 图中这一回合,达德尔后场起脚,武磊从中路快速插上完成破门。
综合起来,武磊的“速度”优势是全方位的,是意识、动作、效率、奔跑速度的集合。 这种速度优势是武磊最大的“身体特征”。
说完了“身体特征”,那么武磊的“技术特征”是什么呢? 当然是运动。
本场比赛,武磊被安排在前场中路。 这个位置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武磊可以更接近球门,进球机会更大; 缺点是在这个相对固定且狭小的空间里,武磊发挥跑动优势的空间较小。 尽管如此,武磊仍然通过自己的能力展现了自己跑位上的技术特点。
图中的回合中,梅伦多在反击中就已经看到了武磊的介入,但他的射门来不及被对手破坏。 但武磊的垂直冲击已经明显找到了对方后卫身后的空档。 结合之前提到的“身体特征”,一旦武磊能够接住球,那绝对是一对一的机会。
但中间的空间毕竟还是比较有限的。 武磊本场比赛比较明显的跑位思路体现在中路向边路的拉扯上。 从图中可以看出,武磊获得传中的机会,是由于上一轮武磊主动从中路游走到边路。 这次跑到外线更大的积极意义在于,真正有效地为球队拓宽了进攻宽度,帮助边后卫推进进攻。 这个跑动路线与武磊之前擅长的内向跑动完全不同。 在随着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打法的过程中,武磊非常聪明,“懂得打球”。
也许武磊的投篮质量和抓住机会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武磊西甲表现,但如果他不能创造机会,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武磊通过“身体特征”和“技术特征”的运用,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的竞技水平。 同时,他身上的这两个特点也是西班牙人整支球队的进攻所迫切需要的。 仔细想想,能同时提供速度和移动贡献的人只有武磊本人了。 这也是武磊能够获得信任的关键——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
上一条: 人送外号“数据帝”子忠解说届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