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篮球新闻

陈雪侃球|井上雄彦:轮椅篮球那些事儿

作者:jrs直播nba 发布时间:2023-12-07 09:41:23

本文已获“杨一看球”、“轮椅篮球事”等自媒体公众号授权转载,感谢他们为推动中国轮椅篮球所做的努力。

500

2011年11月,一辆小卡车行驶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的乡村公路上。

这是某公司电器下乡活动。 除了电器外,车上还有5名公司员工。 路上,公司收银看到路上车辆不多,就央求司机“开一会儿”。 司机无法忍受收银员的再三恳求,于是放弃了方向盘。

但收银员不会开车,很快皮卡车就翻进了沟里。

柜员骨折,另一名员工头部受伤轮椅篮球图片,缝了几针。 他们需要休息一段时间,然后继续他们的生活。 这场车祸或许会成为他们今后生活中的一次险些发生的事故。 但同在车上的公司财务实习生陈学静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怎样的人生转折点。

陈学静因脊髓损伤导致截瘫。 她刚刚满18岁。

四年后,陈学婧加入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时,井上雄彦刚刚暂停了漫画《真实》的创作。

500

陈学静

500

与1990年开始连载的《灌篮高手》相比,井上雄彦1999年连载的《REAL》在国内显得过于低调。 虽然这部漫画在日本的销量成绩相当可观,但并没有因为人气太高而火爆。 题材并没有太多进入中国粉丝和漫画迷的视野。

表面上看,《REAL》是一部关于轮椅篮球的青春漫画。 陈学静没有看过这部漫画。 事实上,在进入北京博爱医院之前,她对篮球一无所知。 陈学晶的家在廊坊市大城县泉春镇杜泉村。 家里有四个女孩。 她排行第三。 她的母亲因心脏病失业,父亲在外打零工。 2011年夏天,陈学婧高中毕业后,没有参加高考。 她学习会计,然后进入一家电器店实习。 几个月后,陈雪静作为一个普通小镇女孩的简单生活因一场车祸而戛然而止。

虽然公司支付了陈学静的住院费用,但北京的房租和生活费对于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学静的父亲已经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 在博爱医院的三个月里,陈学静一家人除了花钱、治疗、康复,无暇细想这两个沉重的字:

未来。

500

据1986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交通残疾人数增长了数倍,总体增长了近3倍。 城乡交通障碍比例从1986年的1.16:1扩大到2006年的2.07:1。《REAL》的主角之一高桥尚信因车祸截瘫,最终走上了轮椅篮球之路。 漫画中井上雄彦饰演的另一位轮椅篮球运动员主人公十川清晴,从小就患有瘫痪症。 疾病截肢。

两位主角的刻画,基本描绘了轮椅篮球运动员的两种状态:一种是天生或早年残疾,另一种是后天的意外。 但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体育是最简单的思考方式。 对于健全人来说,体育可以在很多层面上影响和启发他们的生活。 然而,在残疾人面前,正常的运动却存在着天然的障碍。 这里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大多数竞技运动的起源是它们是为身体健全的人设计的。

500

因此,为残疾人设计适合其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是将运动带入生活的前提,轮椅篮球应运而生。

1944年,为了帮助二战期间大量残疾退伍军人康复,路德维希·古特曼爵士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在艾尔斯伯里的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创建了脊髓损伤康复中心。 轮椅运动开始受到大力推动,其中包括轮椅无板篮球,它是轮椅篮球的近亲。 在篮球运动较为盛行的北美,残疾退伍军人开始坐在轮椅上打篮球。

轮椅篮球对于残疾人的意义不言而喻,有时甚至超越了运动本身。

500

马特·斯科特

美国男子轮椅篮球运动员马特·斯科特,被誉为“轮椅篮球库里”,自幼因病导致下肢瘫痪。 他说:“轮椅篮球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轮椅篮球就是我的生活。”

远在柬埔寨马德望的辛苏灿11岁时就瘫痪了。 原因不是红色高棉留下的地雷,而是被示威者在街上乱射的三颗子弹击中。 现在她已经37岁了。 她的大儿子今年17岁。 她和其他几位残疾女士组成了一支轮椅篮球队,被称为“马德望玫瑰”。 柬埔寨国家轮椅女篮有7人出自该队。

在参与轮椅篮球之前,他们曾经讨厌自己的身体。 现在轮椅篮球让马德望玫瑰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仍然很强壮,可以取得出色的成绩。

500

Sin So Chan 和她的马德望玫瑰

即使在普通女性是否公开参加体育运动都会受到质疑的阿富汗,他们的女子轮椅篮球队在获得巴厘岛杯国际冠军后,也受到了阿富汗各界名人和记者的热烈欢迎,人们将她们视为“英雄。 。

作为当时阿富汗女子轮椅篮球队的主教练,美国人杰斯·马克特经常前往印度、柬埔寨、巴勒斯坦等世界各地,为当地残疾人提供志愿轮椅篮球训练。 在他看来,每个地方的文化、语言、社会,无论形式上都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 轮椅篮球运动员与社会对从事这项运动的运动员的态度之间的互动一直非常积极。

确实,陈雪晶来自中国廊坊,因车祸致残;斯科特来自美国底特律,先天性脊柱裂;辛苏灿来自柬埔寨马德望,一颗流弹导致她瘫痪。 .. 当他们坐在轮椅上,拿起篮球时,他们就有了共同的命运。 身份、起源、文化、语言、历史、信仰甚至经济条件都不再是障碍。 从这一点来说,他们从运动中所能获得的收获,其实和普通人是一样的。

轮椅篮球不仅可以让运动员增强自信心,还可以打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的障碍轮椅篮球图片,提高社会宽容度并获得认同感——而后者可能尤其重要,就像从战争中走出来一样- 饱受蹂躏的阿富汗。 的女性轮椅篮球运动员表示:

没有人愿意被遗忘。

然而,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明显好处背后,第一个问题是:

如何让残疾人参与进来?

据2010年公布的数据,我国残疾人人口为8500万,其中肢体残疾人近2500万。 保守估计,适合轮椅篮球运动的下肢残疾人约有1000万。

不过,据中国残疾人运动管理中心轮椅篮球项目联络员薛亮介绍,目前中国男子轮椅篮球队仅有10支,女子轮椅篮球队8支。

注册运动员人数约为400人。

500

从1000万人到400人,这个数据差距之大足以让最乐观的人感到沮丧。 事实上,中国残疾人从事轮椅篮球的方式往往还是通过口耳相传而存在的,或者可以说是偶然。

机缘巧合,陈学静就是博爱医院的王兰主任。 王兰是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创伤、脊髓损伤康复外科治疗专家。 还从事残疾人康复研究,特别是残疾人运动康复研究。 她是我国第一个在国际残疾人体育比赛中夺冠的人。 残疾分级认证审查专家。

当王医生看到身高1.72米、臂展1.75米的陈学婧时,他将她介绍给了北京市残联所属的北京轮椅篮球队。

我国因各种意外事故致残的人有很多,但他们未必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王澜导演”。 除了缺少更多“王澜导演”之外,还有一些更明显的原因迫使轮椅篮球陷入不可避免的小众环境。

这就是轮椅本身。

500

健全人篮球和轮椅篮球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最大的区别在于轮椅。 前国家男子轮椅篮球队队长、现任中国轮椅女子篮球队主教练陈琪这样形容轮椅:

“轮椅不是身体的一部分,非常冷。”

将冰冷的轮椅变成身体充满激情的部分,是每一位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必由之路。 虽然陈雪婧是个很温柔的女孩,而陈琪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能用二头肌炸篮球的壮汉,但当陈雪婧谈到自己刚加盟北京队时最大的感受时,她和陈琪没有什么不同: “首先,坐在轮椅上打球非常困难,每天都要被骂。再加上篮球,我学东西很慢,感觉很傻。” 啊。”

因此,轮椅篮球运动员的手掌上常常布满老茧和划痕,这些都是轮椅与他们融为一体时留下的痕迹。

500

500

运动员需要的比赛轮椅与普通轮椅有很大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普通轮椅在网上购买只需几百元,而专业运动轮椅则至少要4万元。 1999年,中国轮椅篮球老将范全喜在自己的社区组建了灞桥区残疾人篮球队。球队成立之初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运动轮椅价格高昂。 最终,队友们用自己毕生的积蓄才购买了八把篮球轮椅。

事实上,除了钱之外,打好轮椅篮球还有其他障碍。 除了基本的投篮技巧之外,开车、轮椅控球、轮椅掩护、轮椅全场紧逼、训练、一字防守、背后拦网……这些都是轮椅篮球独有的技战术,需要相当多的时间来掌握它们。 消化。

据薛亮介绍,一个普通人(无论是否残疾)从零开始学习轮椅篮球并最终能够正常比赛,至少需要一年的刻苦训练。

也正是因为如此,真正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才走上这条道路的。 在陈学静看来,加入北京队这样的省级轮椅篮球队的“唯一”要求其实就是“能吃苦”。

富裕家庭的人可以支撑自己的经济开支,但参与的人并不多。

500

当然,也有很多人只是因为热爱篮球而参与这项运动。 比如女篮队员戴嘉萌,很小的时候就因车祸双腿截肢。 她从小就喜欢和父亲一起看NBA。 她的偶像是德维恩·韦德,能打篮球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从小腿脚不便的陈奇,是孩子们的王。 他用零食哄朋友们爬在地板上和他一起玩。 长大后,他更加热爱篮球,和其他热爱篮球的人一起打球。 粉丝也不例外。 面对中国男篮世锦赛的惨败,陈玘也是充满了抱怨。

但问题是,他们是中国轮椅篮球运动中受益最大的一群人。 通过残联找到家庭条件较差的残疾人后,更多的轮椅篮球运动员走上了这条道路。 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那么多选择。

500

除了缺乏渠道和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之外,中国残疾人从事轮椅篮球运动的另一个障碍是这项运动很难得到充分的推广。

即使目前省市各级残联都会举办一些社区或校园轮椅篮球示范活动,国家队队员也会参加一些真人秀或电视采访。 备战2020年残奥会预选赛的国家轮椅篮球男队近日出现在北京北控与浙江广厦的主场比赛中,中场环节将向观众展示轮椅篮球。 不过,这些只是零散的推广方式,试图让轮椅篮球更多地走进大众视野,但对于竞技体育本身的发展而言,缺乏足够的比赛可能是发展的最大障碍。

500

辛苏灿和她的“马德望玫瑰”在与中国队比赛之前就已经放弃了任何希望。 她说,她不可能打败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 柬埔寨人口只有1600万,比中国一些城市的人口还少。

“他们比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源,他们每天在专业设施中训练。他们更高,他们有钱。”

但这在辛苏灿眼里只是中国轮椅篮球。 马德望玫瑰在暴雨和闷热的热带气候下进行了训练。 在她眼里,中国人当然有更好的训练条件。 事实上,中国轮椅篮球队的条件非常有限。 我们的轮椅篮球运动员资源不多,也不是每天都训练。 他们确实很高,但不一定很有钱。

500

据薛亮介绍,中国的轮椅篮球队大多是业余球队,赛前只有1-3个月左右的训练时间。 每年举行一次全国锦标赛,每四年举行一次全国锦标赛。 比赛,然后还有国家队级别的各种国际赛事。

中国没有专业的轮椅篮球联赛,缺乏足够的比赛数量。 这是他们在轮椅篮球项目发展上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 中国第一位参加国外职业联赛并前往西甲的残疾人轮椅篮球运动员丁海表示,西班牙轮椅篮球职业联赛与该国男篮的影响力不相上下。 “西班牙轮椅篮球联赛非常发达。 我每周都玩。 有比赛,每场比赛结束后都会有十几家甚至二十家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俱乐部也有专门的人员教我们如何回答媒体问题,展示球员的个人魅力。”

然而,在轮椅篮球的发展史上,这项运动的本质与商业化、职业化始终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国际轮椅篮球联合会(IWBF)的宗旨之一是:运动员先受益,观众后受益。 因此,轮椅篮球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底层功能框架。 这项运动的首要任务是运动员的身心恢复,以及帮助他们从疾病中康复。 从折磨中走出来,回归社会和家庭,才是这项运动的初衷和起源,而不是让观众买票观看比赛。

这也是国际世界羽联始终坚持14分分级制度的原因:运动员根据不同的残疾程度进行分级。 残疾程度越高,得分越低。 比赛期间,场上五名球员的得分总和不得超过14分。 这种分级机制的目的是让重度残疾运动员和轻度残疾运动员都有机会参加比赛,并且都可以通过轮椅篮球训练和比赛在精神和身体上受益。

500

500

500

500

其实商业推广也是可以做的。 即使重度残疾运动员进来,他们仍然可以吸引观众。 即使也实行14分制,欧洲、美国以及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亚洲都有主客场轮椅篮球联赛。 很多大公司都会支持甚至建立轮椅篮球俱乐部。 这不仅仅是为了公益。 对价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在中国,我们连全国性的轮椅篮球协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联赛了。

500

陈琪告诉我,要想做好一件事,爱是最重要的。 他当然是对的,但他没有告诉我他和他的战友们为了这份爱忍受了什么。 。 陈学婧加入北京队试用期的前三个月,没有工资,只包吃住。 试用期结束后,她的月薪为300元。 现在,她的收入已经增加到2000元。

国家队级别的运动员,比较优秀的,比如广东队的运动员,除了训练补贴、全运会、世锦赛、亚锦赛的奖金外,通过轮椅总共能赚到7万到8万左右的收入篮球。 至于普通运动员,其他省市队级别的运动员就更少了。 全运会对于运动员来说已经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赛事了。 奖金由省、市残联统一发放。 具体数额根据各省市情况而定。 北京冠军是30万元左右,亚军可能是20万元。

但全运会四年才举行一次。

因此,大多数运动员不能仅靠轮椅篮球谋生。 他们需要做其他工作来养家糊口。 退休后的生活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残联制定了为残疾运动员特别是成绩优异的残疾运动员提供就业和支持的政策。 例如,云南省残联的运动员大多会在职业设置中推荐特殊岗位。 教学学校等场所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 在大部分省市,轮椅篮球运动员退役后需要自谋生路,没有专门的就业政策和机制。

人生总有选择,作为一个残疾人,这也是一个问题。 是的,轮椅篮球有各种各样的好处,但是在当今社会,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好处。 有很多东西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 有时只需手机或键盘就足够了。 太多的需求。

500

我们已经知道轮椅篮球训练是非常困难的。 “身体残疾,精神坚强”这四个字常常被套在大批残疾人身上,仿佛这是他们正确融入社会的唯一途径。 但事实上,如果身体健全的人面对生活,难免会感到软弱和孤僻,那为什么要区别对待残疾人呢?

500

本文主编周军涛曾参观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中国轮椅篮球队训练馆。 这个场馆建于2007年,他在那里受到了极其热情的接待,运动员们带领他走进了体育馆。 周君涛一路跟着他。 感觉他们只是来这里参加一个体验活动或者一个项目。

而在参观训练营的过程中,周军涛还受邀坐着轮椅走了几圈体验一下,然后走出赛场观看运动员们开始训练。

一开始,队员们相对轻松的训练氛围让周俊涛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之前的经历让他觉得这就像滑雪、滑冰一样,是一项大家都知道但不方便参与的运动。但事实上轮椅篮球图片,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可以玩的项目。 现场几名球员漂亮的投篮动作、运动裤、篮球鞋,让周俊涛感觉一切都和正常打球一样,只是增加了轮椅作为道具。

这也许不是周军涛的错觉,因为加拿大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 他们认为轮椅篮球不应该只有残疾运动员才能参加。 与乒乓球拍类似,您可以将轮椅篮球轮椅视为比赛器材。 这将使更多身体健全的人参与轮椅篮球运动。

500

但当我看着的时候,周君涛突然想到了这一点。 他告诉我:

“突然,我又意识到,他们都是残疾人——”

“——他们和我不一样,他们不是来玩的。”

周俊涛说,那一刻他很难过。

我理解他的悲伤,但我还是想说:

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500

井上雄彦也在《REAL》中描绘了一大批健全人的真实生活。 在这些现实的生活中,在上一页他们可能充满了热血,蕴含着对未来的向往和热情,但在下一页,这些人可能是生活的无情打击,我在跌倒中突然倒地。失学、失业和离婚。 这种突然倒地的情况,和一个遭遇车祸或者患病的残疾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井上雄彦试图用这幅漫画告诉所有人,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人生就是一连串被困住、无法前进的时刻,但即使你已经跌入绝望的深渊,你总是有机会返回地面。”

轮椅和篮球是陈学婧等人重回水中的选择。 2019年,井上雄彦宣布《REAL》将重新开张。 也许漫画会有无法结束的时刻,但现实生活仍会继续。 我不知道我是否正在读这篇文章。 面对现实生活,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除了你之外没有人知道。

500

特别感谢:

本文大量引用了薛亮对中国及世界轮椅篮球现状的阐述; 陈学静和陈琪的故事来自他们的口述。 没有他们的热情和帮助,这篇文章是不可能完成的。 遗憾的是,由于写作仓促,原定采访西安老将范全席的采访未能如期进行。 网上只发布了范先生关于建立社区轮椅篮球队的故事的节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