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杭州赛事精彩纷呈,后亚运时代赛事之城建设引关注
多项体育赛事的火热开展,让杭州赛事之城的氛围愈发浓厚、活跃。2024年是杭州“后亚运时代”的元年2024篮球赛事,杭州扎根在“赛事之城”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坚定前行。
那么,国际赛事之城该如何建设?赛事该如何举办?今年杭州市民又将迎来哪些精彩赛事?
3月20日,杭州市体育局在杭州体育馆举办“2024年杭州赛事计划新闻发布会”。杭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齐献忠,杭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徐建锋,杭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璐琪出席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重点介绍了杭州2024年赛事总体规划、筹办进展情况,以及群众体育赛事、青少年赛事总体情况。
活动数量多、项目广、大事不断
据发布,今年杭州举办的体育赛事数量、水平、类型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24年杭州市计划申办、承办区级以上体育赛事450余项,其中国际性、国家级体育赛事近100项。今年下半年,杭州还将迎来一系列重大赛事:
首先是2024年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作为亚运会后首个落户杭州的国际单项顶级赛事,今年总决赛计划于12月中旬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总奖金250万美元,为羽毛球赛事中奖金最高的赛事。接下来,2024-2026年总决赛吉祥物、口号、赛事奖杯,以及全新官方授权商品也将陆续发布。
然后就是首届国际皮划艇“杭州超级杯”,定于2024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比赛包括皮划艇静水、皮划艇激流回旋、皮划艇马拉松、皮划艇水球四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会吸引世界顶尖队伍参赛。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两个奥运项目(静水皮划艇和激流回旋)和两个非奥运项目(皮划艇马拉松和皮划艇水球)结合在同一赛事中的国际皮划艇综合赛事。未来几周,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各项目委员会将到杭州实地考察,对赛事细节做进一步规划。
此外,今年国际曲棍球联合会女子世界曲棍球超级联赛第六季(中国站)也将在杭州举办。世界曲棍球超级联赛是与世界曲棍球锦标赛、奥运会曲棍球运动会、曲棍球冠军杯齐名的国际曲棍球顶级赛事。经国际曲棍球联合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手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批准,杭州市拱榭区正式获得该项赛事的承办权。比赛将于今年12月在有“杭州伞”之称的拱榭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举行。
除了传统的体育比赛,2024年世界无人机竞速锦标赛将于今年10月至11月在杭州举行。该赛事是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官方认证的国际赛事,具有行业标杆意义,将汇聚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世界级选手,今年的赛事还将首次发售门票。
此外,足球、篮球、排球等35个运动项目的近百场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将在杭州举办,市体育局也将定期、不定期地向社会发布最新赛事信息。
旧传统、新花样、全民活动齐聚一堂
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不仅要与世界接轨,把杭州赛事影响力输出到全国乃至世界,更要让体育走进百姓生活,实现赛事与民众的双向奔波,营造“全民参与”的体育氛围。今年,杭州在举办全国性赛事和青少年体育赛事规模上也将迎来新的突破。
群众体育赛事方面,今年杭州继续举办各类群众性赛事,包括大家关注的各级别、各层次赛事200余场,主要呈现“国际赛事与重大赛事相互呼应”、“品牌赛事与联赛并存”、“新赛事与区产品相互交替”的新局面。
其中,省级以上团体赛事20余项2024篮球赛事,包括2024中国射箭王锦标赛总决赛、杭州国际风筝会、2024中国体育风筝联赛(杭州站)青少年组等;杭州市级赛事80余项,既有横渡钱塘江等传统品牌赛事,也有杭州迎新年、重阳节登高、第49届西湖冬泳比赛等主题活动及联赛,还有以“超级星期六运动激情”系列赛事为代表的新型主题赛事;一区一品赛事体系100项,包括宋庆龄108国际越野赛、“西BA”西湖区第二届农村篮球联赛等。
这些赛事不仅是杭州市民体育精神的展示,也是推动全民健身、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杭州建设赛事之都的重要支撑。
在青少年体育赛事方面,今年拟举办33场杭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赛事、2场杭州市级赛事。特别是在杭州的优势游泳、羽毛球项目中,杭州市“市长杯”青少年(少儿)游泳锦标赛、杭州市少儿羽毛球公开赛将相继举办,参赛人数不断创下新高,社会关注度很高。同时还将承办8场省赛、3场省赛杭州站预选赛。共计46场赛事,涵盖29个奥运项目、38个亚运项目、15个校园项目以及青少年喜爱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了从普及到提高、从兴趣培养到专业训练的有效衔接,为杭州青少年以赛促训、提高竞技水平搭建了广阔平台。
新起点、新机遇、赛事城市新格局
后亚运时代,《杭州加快建设国际赛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于今年2月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到2026年,赛事运营市场化、大众化、法制化、专业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2024篮球赛事,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成功落户,每年举办3项以上A类国际体育赛事,举办6项以上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和10项以上杭州知名品牌赛事,有1家专业俱乐部(队)参加“三大球”“三小球”、电子竞技、棋类全国职业联赛。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不低于47%,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体育赛事产业成为杭州经济重要增长极,参加体育赛事、运动健身成为市民生活新时尚,国际赛事之城品牌初步树立。
市体育局将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和区县市政府,围绕构建高水平体育赛事体系、构建高效的体育赛事运行体系、打造高参与性的全民健身体系、构建高辨识度的城市体育文化、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体育赛事人才、运用高科技推进“赛事之城”建设六大任务,推动赛事之城建设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发展。
杭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徐建锋表示,未来该市将在体育赛事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扶持措施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优化升级行动,逐步建立体育赛事市场化运营机制,出台《建设国际赛事城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市级国际赛事城市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体育赛事办好给予专项指导和支持,持续推进赛事市场化运作,打造管办分离、灵活高效的体育赛事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全民共享赛事城市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