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 体育与英超因版权价值存分歧,3 年 50 亿转播合同或生变
2017年,苏宁旗下PP体育以“天价”拿下英超2019-2022赛季中国内地版权。据懒熊体育介绍,这份为期三年的合同金额高达5.64亿英镑(约合50亿元人民币)。PP体育需要一次性支付50%的版权费,随后在2020年3月支付30%,2021年3月支付最后的20%。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英超联赛遭受重创。长时间停赛不仅损害了主办方的利益,也让转播商承受了巨大压力。早在PP体育与英超谈判之前,英超联赛就已经与本土及海外转播商谈好了退款事宜。
PP体育和英超联赛也一直在沟通,但显然双方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据PP体育9月3日发布的声明称,PP体育和英超联赛在版权价值问题上存在分歧,英超联赛在PP体育发布声明前就宣布解约。
不论具体原因如何,双方解约的结果实际上导致英超失去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运营商和转播商,新赛季首轮比赛未能在媒体平台播出和曝光,但显然英超不会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否则对整个英超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英超不得不想尽办法寻找买家,以挽回在中国市场的损失。9月17日,腾讯宣布以1000万美元保底价获得英超本赛季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新媒体转播权(蓝霸体育独家数据)。这次合作着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自2015年以来,国内体育赛事版权市场如军备竞赛般风起云涌,但随着PP体育的突然解约,腾讯的“抄底”收购让英超的价值跌下神坛。
总之,在疫情影响和版权合同解除的双重压力下,新赛季开始前9天就出现合同解除事件,英超联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英超联赛向PP体育索赔,PP体育是否需要赔偿英超联赛?我们无从获知PP体育与英超联赛的合约细节,更无从得知双方是否就PP体育的违约责任进行了约定。除非合约中有另外的安排,或者合约的解除是双方充分协商后的解除,否则仅从事实来看,合约的解除确实导致了英超联赛预期版权收益的减少。对这部分版权收益的损失进行赔偿,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潜在利润损失的含义
潜在利润损失是合同法中的一个概念,从字面意义上讲,是指一方违约,另一方因此而损失了本来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性利润。保护潜在利润与合同法保护预期利润的宗旨是一致的。合同法中的预期利润有两种新浪不转播英超,一种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固有交换利润,一种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增值利润,也就是潜在利润的内容。
可获取利润在我国《合同法》中也有体现,该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赔偿数额应当相当于因违反合同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取的利润。但不得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以及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基于交易性质、合同目的等因素,潜在利润损失主要分为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和转售利润损失。”
按照一般观点,潜在利益不包括履行合同本身的利益,而是指未来能够获得的利益。如果合同的基础和条件丧失,导致缔约双方不再能够获得可预见的利益,就会发生潜在利益的损失。这是未来利益,需要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和确定性。
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潜在利润损失的认定一般持保守、谨慎的态度,但仍明确了潜在利润损失的基本概念,即合同正常履行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期望获得的利润,多数情况下可以将潜在利润损失认定为间接损失。
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上海浙东铝业有限公司与常州世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最高院明确认定,原告与原被告签订了以人民币支付的合同,但合同中仅以人民币履行。被告违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使原告的利润预期无法实现,原告客观上遭受了潜在利润的损失。由于被告刚履行合同即违约,导致原告预期的利润恢复无法实现。合同解除后,原告有权要求被告赔偿潜在利润的损失,被告应当赔偿。最终,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潜在利润的损失500万元。
对于英超来说,其可以期待的收益包括两方面:一是合同正常履行的情况下PP体育需要向英超支付的版权费,二是英超在合同正常履行的基础上可以获得的增值。这方面的收益有很多种,比如英超可能在这份合同的基础上获得的商业开发、广告和赞助收入等。英超也可以在合作结束后继续以这份合同“天价”的版权费作为筹码,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
可以预见的是,新合同中约定的版权费将高于腾讯的“砍价”。在这次事件中,英超最明显的损失就是失去了与第三方单独签订合同的机会,只能在不合适的时机接受极低的版权费。
终止可能会损害英超联赛的利润
民法基本原则要求当事人应当诚实守信,信守承诺,如果PP体育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致使合同无法履行,应当赔偿由此获得的利益,这也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肯定。
虽然PP体育与英超联赛的合约已经解除,但合约的解除并不代表违约事实不存在,也不能消除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若合约的解除是因为PP体育单方面解除而导致的,则可能构成违约,仍需赔偿英超联赛因此受到的损失。
由于PP体育解约,英超不仅损失了合同中原先约定的剩余50%的版权费,接近3亿欧元,但这部分损失显然是可以预见的,因为这原本就包含在合同中。PP体育在9月3日与英超解约,腾讯在9月17日宣布与英超合作。可见,英超不得不在十多天内匆忙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这也迫使英超不得不放低姿态,被腾讯“接盘”。这些事实让英超赛事的版权价值大打折扣,被动的地位让英超不得不接受更低的价格。
更为严重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英超与腾讯的合作结束后,无论是腾讯续约,还是英超另寻中国合作伙伴,英超都可能无法再拿到比PP体育合同更高的版权费,并要面对版权费标准大幅降低的现实。
上述行为类似于水果摊贩出售应季水果,如果在合作中途因价格问题解除合同,水果摊贩提供的水果就会失去市场。水果的保质期有限,过了新鲜就没人要了,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水果摊贩只能低价将水果卖给他人。英超联赛的情况与例子中的水果摊贩类似,其低价出售版权,根本原因在于交易时机不对,即与解除方解除合同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实际上,合同当事人损失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也有固定的公式:利润损失赔偿数额=利润损失总额-违约方不可预见的损失-守约方不当扩大的损失-守约方因违约而获得的利润-守约方的过失造成的损失-必要的交易成本。实践中,当事人通常很难准确确定利润损失的数额,此时人民法院会根据请求的赔偿数额酌情确定,并根据证据和公平责任确定具体数额。
本案中,计算英超联赛应得的利润损失,可以采用比较法,也就是差额法,即通过比较英超联赛在合同正常履行情况下应得的利润来确定利润损失。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将PP体育与英超联赛之间的版权费价格,与最终的版权费价格,也就是腾讯与英超联赛之间的版权费价格进行比较。英超联赛可以将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PP体育应得的利润损失进行索赔。
当然,除了简单的计算公式,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疫情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体育的商业价值,但这个损失该按照什么标准来分担呢?首先要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来分担,如果没有约定新浪不转播英超,则按照公平原则处理。
无论如何,从法律角度看,合同是锁定双方权利、义务和利益的手段。疫情虽然影响了英超联赛的举办,但并未导致英超赛季的取消,因此因不可抗力而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新浪不转播英超,显然不构成法定的解除条件。单方解除合同将给对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英超联赛可能会将两份合同的差额作为损失索回。对于PP体育而言,应保持必要的警惕,做好万全的应对方案,应对可能出现的诉讼风险。
关于作者:
荣超,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及文化体育产业部负责人,曾担任中超联赛2016-2020赛季电视转播权项目顾问律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照耀珠峰”奥运会直播侵权案代理律师、新浪诉凤凰网中超联赛直播侵权纠纷案代理律师,代理案件连续多年入选知识产权十大案例。
顾子豪,上海博信杨忠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