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抄底欧洲体育产业次级联赛球小球队
2015年堪称欧洲足坛的中国年,或许也将是中国资本全面冲击欧洲足坛的一年。 一年之内,多达五家欧洲俱乐部或多或少与中国资本有联系。 。 趁着欧洲经济衰退、欧洲资产价格下跌的契机,中国资本投资欧洲体育产业或许正是合适时机。 不想赚钱的收购不是好的投资。 当中国投资者进入欧洲足球时,首先考虑的当然是如何获取利润。 未来他们将在这片热土上演怎样的故事?专题策划魏必凡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白云
近日钱宝赞助的西甲球队,英超曼城俱乐部正式宣布,中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中信资本将出资4亿美元收购城市足球集团13%的股份(官方声明中,城市足球集团估值为美元)。 30 亿美元)。 中华文化董事长李瑞刚也成为城市足球集团董事会七名成员之一,让他在曼城、纽约城、墨尔本城和横滨水手俱乐部的事务中拥有发言权。
此前,万达、合力万盛国际体育、德普科技、星汇互娱、华为、乐视、钱宝等中资企业已深度或浅度涉足欧洲足球及体育产业相关企业。 。
如今的欧洲赛场,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模型
鲸鱼吞下小联盟球队
2015年农历新年伊始,以运营高级别赛事起家的合力万盛完成了对荷兰荷甲球队海牙俱乐部98%股权的收购。
7月,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德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莱德斯全资收购法乙索肖俱乐部,使索肖成为欧洲足坛第一支完全由中国资本控股的俱乐部。 而他们的交易对象就是以汽车公司起家的马克家族。 收购完成后,德普科技董事局主席李永生表示,希望索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重返法国足球联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承诺向俱乐部注入大笔资金。
11月,星汇互动娱乐有限公司以逾6000万欧元收购巴塞罗那死敌西班牙人俱乐部股权,并增资。 交易完成后,互动娱乐将合计控制皇家西班牙人俱乐部超过50.1%的股份,实现对俱乐部的控制权。 保持。
一年之内,三家并非资本市场巨头的中国企业,以相对较小的金额完成了对欧洲乙级联赛著名球队或顶级联赛乙级球队的全面收购或绝对控股。首都。
模型
投资顶级豪门俱乐部寻求话语权
本来,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似乎距离中国投资还很遥远。 但现在,随着欧洲经济衰退,原有球队经营者因财务等问题出售球队股份的数量正在增加。 而且,除了出售股份之外,发起人还需要中国资本的支持。 以西班牙为例。 过去,建筑公司、房地产和银行是西甲联赛的主要赞助商。 然而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让西班牙本土企业无法继续为西班牙联赛提供支持。 这为中国资本创造了机会。
相比之下,资本巨头选择的收购对象大多是稳坐欧洲顶级联赛、拥有相当实力和品牌号召力的豪门球队。
2015年1月下旬,万达集团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收购西甲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20%的股份,投资4500万欧元并加入俱乐部董事会。 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投资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 年底,中华文化集团携手中信资本投资曼城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
模型
赞助或深耕体育细分市场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钱宝赞助的西甲球队,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事实上,经过多年培育专业体育市场,欧美体育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高的比重。 2013年美国体育市场规模达4350亿美元,占该国GDP的3%。 2013年,韩国体育市场占该国GDP的2.95%钱宝赞助的西甲球队,英国、德国和日本占比均超过2%。
如此成熟、庞大的市场怎么可能没有中国企业来分一杯羹呢? 2015年5月下旬,西甲联赛出现了一场另类的“中国德比”。 上赛季西甲最后一战,同样由中国互联网公司钱宝赞助的皇家社会和巴列卡诺狭路相逢。 这被称为“见证历史性时刻”也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今年10月,中国乐视与荷兰豪门阿贾克斯达成协议,共同开设“中国足球明星工厂”,帮助培养中国足球青少年人才。
此前,华为已经进军欧洲足坛。 从2011年意大利超级杯开始,华为开始赞助欧洲足球赛事。 2014年,华为与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签署为期三年的合同,每年向俱乐部注入13亿欧元,并提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 这标志着拥有44年历史的巴黎圣日耳曼主场首次出现中文欢迎词和广告。
下一条: 专家预测毕尔巴鄂vs塞尔塔:失利输给巴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