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口号 杭州亚残运会收官:中国代表团金牌数位居榜首,亚洲团结奋进力量凝聚
今天,杭州亚残会迎来各项目的收官之战。本次赛事共设22个大项、564个小项,参赛运动员近3800人,规模为历届之最。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夺得214枚金牌,位居奖牌榜首位。
皮划艇运动员谢茂三夺得亚残会首枚金牌,男、女门球队时隔13年再次包揽冠军,浙江省运动员夺金数突破100枚。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了残疾人自力更生、勇敢无畏的风采。
亚残奥会首席执行官泰里克·索伊:事实上,这是最好的一届。我想你已经明白了,所有的记录、数字和信息,以及本届亚残会上大家的反馈都表明,杭州亚残会是我们举办过的最好的一届亚残会。
自2018年接过雅加达亚残运会“接力棒”以来,浙江践行“阳光、和谐、自立、共享”的办赛理念,按照“两个亚运会、同步筹办”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
2017年10月,亚残会场馆建设与亚运会场馆同步开工。2020年3月,杭州亚残会会徽“前进”和主题口号“心相会,梦想闪耀”向全球发布。一个月后,亚残会吉祥物“菲菲”亮相。2022年3月,新建改造的亚残会比赛场馆完成竣工验收。杭州各项公共设施无障碍环境全面有机更新。2023年10月,亚残会火炬将沿杭州“诗路文化三江”世界级文化旅游带传递,600名火炬手边跑边传递“皇冠”,展现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磅礴大气。
中国残奥委会秘书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赵苏静:各场馆、比赛场馆和非比赛场馆都提供充分的无障碍条件,为运动员生活和比赛提供便利。
10月8日,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后,17个“共享”比赛场馆、亚运媒体村等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改建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出入口加宽、餐桌椅加宽加深、服务台高度不超过80厘米。5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1.4万名“小绿莲”全程、全线提供无障碍服务。
亚残奥委会主席马吉德·拉希德:我坐在轮椅上,去西湖,去任何地方,我都看到变化。这座城市的公民应该为这座城市感到骄傲,因为它张开双臂,把亚残运会带到如此高水平和精彩的成功。
当亚残运会主火炬在“大莲花”点燃,亚残运会时隔13年再次在中国城市举办,一场充分展示亚洲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盛会拉开帷幕。各国运动员精彩亮相,书写传奇,传递友谊,用辛勤汗水共同奏响生命的强劲音符。
这是一场温暖而永不放弃的赛事。轮椅篮球比赛中,阿富汗运动员摔倒后篮球比赛口号篮球比赛口号,中国运动员及时伸出援手;田径比赛中,领跑员和盲人运动员同屏奔跑,成为“照亮黑暗的光芒”。
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举重运动员谭玉娇: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巴黎残奥会三连冠,对举重的热爱不会阻挡我继续前行的步伐。
这是一场“爱无隔阂”、科技赋能的盛会。开幕式上,火炬手佩戴智能仿生手点燃主火炬;会场内,会说中英文的“机器狗”引导运动员入场;亚残村,一名叙利亚小男孩在“浙江造”可穿戴设备的帮助下首次站起来行走,创新科技再次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美妙结合。
印尼记者富莱斯塔:我对杭州的科技很感兴趣,科技水平很高,比赛中用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这是一场残疾人与健全人融合、共享美丽的盛会。寂静的体育场馆里,观众在进球间用短暂而热烈的欢呼声给予了赛场上的运动员温暖的鼓励与尊重;在亚残村辅具维修中心,“小清河”每天数百次弯腰倾听轮椅运动员的需求,用细致入微的服务温暖着场馆内外;萧山体育中心体育馆的“照片墙”记录着运动员们的“杭州记忆”。杭州的优美环境、文化、创新、生活、精神给各国嘉宾和运动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伊拉克代表团运动员巴霍巴利:我们喜欢这种感觉,我们要向他们说一声谢谢。
哈萨克斯坦残奥会秘书长叶兰:我们可以说,亚残运会的组织水平和亚运会是同一水准的篮球比赛口号,这确实非常好。
“两个亚运”征程上,杭州传递了亚洲友谊,双倍的激动、双倍的幸福。这一场喜事即将圆满落下帷幕。亚运会、亚残会与杭州相忆,中国与亚洲相依。我最想念的还是杭州,期待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