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 5 号王俣豪:从黄瓜山走出的篮球之星
“5号起立!5号起立!”全场观众都发自内心的呐喊。
2022年,在海口体育场举行的第24届CUBAL(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甲级联赛南区四分之一决赛中,王亚豪率领的重庆文理学院队以73:69的比分战胜了“九冠王”华侨大学。那场比赛气势磅礴,名气十足。谁也没想到,这支来自永川黄瓜山的队伍,竟然闯进了全国决赛,成为全场焦点。直播弹幕里充斥着“瓜山精神”和“中专之光”,高赞背后,是一群年轻人热血的拼搏。
不断前行,他满怀激情开启篮球征程
王亚豪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就喜欢上了篮球,和大多数篮球运动员一样,最开始打篮球是为了锻炼身体,后来到了重庆实验中学读书,王亚豪对篮球有了深刻的了解,并逐渐对篮球产生了兴趣,从此下定决心要打好篮球。
2015年,他进入重庆市实验中学,基本功欠缺的他,进篮球队后,花了半年多时间在场外练习运球、传球和脚步动作。“别怕输,就上去跟他们拼!”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从一名外援,到替补,再到主力,最后成为球队核心。
2018年重庆市中学生篮球赛,王亚豪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战胜重庆中学生篮球的“霸主”重庆一中。王亚豪回忆说,重庆一中的实力很强,决赛中碰面时,教练让他暂时避开锋芒,以保护好心态。他鼓励道:没有人会一直处于输球的位置。
同年10月,两队在总决赛中再次相遇,王亚豪率队夺得了重庆市中学生篮球锦标赛的冠军,一扫心中的郁闷。这也是实验中学近年来首次夺得重庆市冠军,王亚豪本人也被校友们称为“重庆市高中第一人”。
2022年,他一路高歌猛进,带领重庆文理学院队突破重围,以73:69的比分战胜“九冠王”华侨大学。在全国总决赛对阵实力强大的清华大学队时,他三秒内投中三分球,点燃全场。第二节,他反击中扣篮得手,随后三次罚球命中,成为场上焦点。即使输了,他也有骄傲——球队成为西南赛区第一,他本人也获得篮球迷们的高度赞誉。
2023年CBA选秀大会,宁波男篮以第21顺位选中王亚豪。
从默默无闻到备受瞩目,这个年轻人因为自己的热情和坚持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打破纪录,他用努力诠释“二本荣耀”
第24届CUBAL,王亚豪场均贡献18.3分、3.7篮板、3.1助攻、1.9抢断,投篮命中率43.1%,重庆文理学院历史上首次打进全国八强体育台主持篮球比赛,这是个人的荣誉,更是集体的荣耀。
谈及与华侨大学队的比赛,王亚豪难掩激动:“从领先到轮番领先,再到领先几分,最后取得胜利,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们当时的态度是不怕输,就是上去跟他们拼。”
当时场上气氛紧张,比分交替领先,火花四溅,犹如耀眼的火花。“砰、砰、砰……”一颗篮球击中观众的心,一位年轻的运动员如猎鹰般突围而出。第四节比赛进行到2分22秒时,21号球员王睿投中三分球,完成逆转。最后一分钟,比分被扳成69:69,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赛最后47秒,在一片惊叹声中,一个身影出现,快如闪电,5号球员王亚豪与4号球员张彦驰配合完美,进球拉开差距,比分定格在73:69,重庆文理学院获胜!
王亚豪砍下24分3篮板2抢断,成为最佳球员,兑现了赛季开始前带领球队创造历史的承诺。当终场哨声响起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和队友、教练从欢呼到落泪,从加油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场比赛,重庆文理学院的逆袭引起无数人共鸣,很多人当场流泪。“九冠王”成为背景板,“二年级生”一战成名,这支来自永川黄瓜山的球队正式步入公众视野。
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日夜挥洒的汗水和顽强拼搏。重庆文理学院老校区位于永川黄瓜山旁,因此人们戏称其为黄瓜山大学。训练条件甚至有些艰苦,风雨交加的体育场没有空调,夏天站在室内就会大汗淋漓。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队员叫苦不迭,个个埋头苦干。王亚豪回忆道:“以前大学生联赛开始前,都会有加练,比如我们上午、下午正常训练,晚上吃完饭就叫队友去健身房练投篮。”遇到困难,不是想着退缩,而是想着克服,这就是黄瓜山精神。
巍峨的高山给人以无尽的拼搏毅力,也给人以无限豁达的胸怀。面对失败,他们毫不气馁。在与清华大学队的比赛中,重庆文理学院以46:84的比分止步于全国八强。清华大学的打法非常具有压迫性,以更强的内线统治力压全场施压,但尽管压力很大,重庆文理学院的球员却毫不胆怯。双方你攻我守,比分一度僵持,直到王亚豪的快攻和双手暴扣,成功打开局面,一度将比分追至17:21。虽然最后不敌清华,但他们拼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甚至在弹幕上,“二本之光”“花瓜山精神”一度成为高频词,“重庆文理学院vs清华”登上微博热搜榜。重庆花瓜山人虽败犹荣,众人纷纷点赞:重庆小熊,干得好!
王亚豪这样理解重庆菠萝山精神:“遇到困难,大家都会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这是感动每个人的地方。”
谦虚谨慎,他有一个征服未来的梦想
此前,当采访人问到“未来会进军CBA这样的高水平联赛吗?”时,王亚豪回答道,“我的实力可能现在还不够好。”
通过努力,王亚豪后来被宁波男篮以第21顺位选中。他说:“篮球比赛已经成为我人生方向的路标,它一直指引着我前进,告诉我不要停下!”
王亚豪从不骄不躁,面对大家的称赞,他表示:“面对清华大学队这样的强敌,赛前准备很认真,练习了很多防守和进攻,比赛现场座无虚席,家乡朋友的热情和比赛的氛围让我非常难忘。”
这样的淡定,既来自于踏实的训练,也来自于团队的高度和谐。
平时多练习,才能在场上更加自信。篮球队比赛前一个月的集训期间,所有队员每天练习两次,通常每周练习五次。他们没有先天优势,没有后天条件,只有对篮球的热爱。如果没有足够的天赋,可以用努力去弥补。只要他训练,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球场的人。当被问及有没有喜欢的位置时,王亚豪说:“我基本上从内线打到外线体育台主持篮球比赛,所有位置我都打过。我真的选不出自己最喜欢的位置。我觉得不管哪个位置,只要我能适应并站上球场,那就是最好的。”
他认为,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不管训练条件是否完备,不管比赛胜负,重要的是运动员们的长期努力,他们所流淌的汗水一定会带来回报。
“在队里,在训练场上,大家都互相监督,积极训练。在场下,大家都是一起玩耍、开玩笑的好兄弟。”王亚豪感慨地说起队伍的高度团结:“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在田径场的观众席上,一群人在玩石头剪刀布,输的人要喝一口鲱鱼罐头,虽然味道很疯狂、很恶心,但大家还是坚持玩到了最后,大家都喝了一口,哈哈哈哈……”
场下,王亚豪是队友的挚友,场上,他是队友的好队长。今年2月的中甲联赛,他不敌重庆师范大学队,获得重庆赛区第二名。“当时心里更多的是愧疚和失落,因为那毕竟是我在重庆赛区的最后一场比赛,发挥太差,在重庆赛区这个节点上,没法给自己一个完美的结局。”即便后悔,但作为队长,他也要顾及队友的心情。他化身“先锋”,打破队员们的沉默,告诉他们,还有更重要的比赛在等着他们。一番安慰过后,王亚豪独自走到角落,面对心中的风雨。
在追梦的路上,有这样一群好伙伴的陪伴,有一群好老师的指导,这也是王亚豪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在我的篮球征程上,最让我感动、最有帮助的,就是一路遇到的每一位导师,没有他们的指导,我不可能走到今天。”他感恩老师们的帮助,感恩母校的栽培。面向未来,他说:“我觉得我的关键词是‘运气+努力’,从小到大,一直遇到一群好老师、好朋友,他们帮助过我,我也努力在每一个环境中脱颖而出。我觉得篮球比赛是影响我人生方向的路标,是它一直指引着我前行,告诉我不要停下体育台主持篮球比赛,要继续努力!”
2023年即将结束,追寻篮球梦想的路上,光荣与艰辛并存,深秋的风吹落一片片金黄的落叶,王亚豪的故事犹如来年春天的嫩芽,值得我们大家期待!
“颂扬中华体育精神——重庆体育故事征文大赛”由重庆市体育局、上游新闻联合主办,请点击:颂扬中华体育精神——重庆体育故事征文大赛报名参赛,年底前评选出50篇优秀作品,对作者给予奖励,优秀作品将结集成书,后期改编成微电影或有声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