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赛场内外:篮球裁判石蓬业的热爱与责任
场上场下
爱情永不过期
保护您所爱之物的方法不止一种。
《听与说》系列是学校团委社团部常设专栏,通过参观社团活动、采访社团负责人、调查社团历史等方式,共同探寻园中蓬勃发展的学生社团,见证在这里发生的社团故事。
我们“听”社区说什么,读者也“听”我们说什么。
这是“听和说”系列的第十三个故事。
来自学生篮球协会。
1. 从头开始,改变你的立场
红绿相间的篮球场上,时不时响起几声不同的声音,有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有观众的呐喊声,还有一声坚决果断的声音——篮球裁判的哨声。史鹏野就是掌握“哨声”的裁判员之一。从篮球爱好者到场外裁判,从兴趣到责任,从看客到建设者,史鹏野在清华大学学生篮球协会的经历,既是他个人的成长历程,也是学生篮球协会的发展历程。
大一时,史鹏野还只是个偶尔参加一些篮球比赛的“篮球爱好者”。比赛时,他也被场外的裁判所吸引。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在场上较量,但也同样享受篮球这项运动;他们把握着“公平”的尺度,用哨子捍卫着自己和运动员们对篮球的共同热爱。
大二时一次偶然的“误会”,让他加入了学生篮球协会,从此开启了他的裁判生涯。百团大战期间,史鹏野路过学生篮球协会的摊位,误以为这是一个篮球爱好者可以一起打篮球的协会,便欣然报名。加入后才知道,学生篮球协会其实是一个为篮球比赛服务的裁判协会。虽然和自己最初的想象不同,但大家对篮球的兴趣和热爱是一样的。
从最初因人手不足而“临时帮忙”,到后来的马杯每周执法三场比赛,石鹏野笑称自己是“坐海盗船”。他逐渐意识到,篮球裁判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打篮球完全不一样。在场上打篮球时,很难认为自己的表现很出色,但篮球裁判却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成就感。裁判一场比赛的过程,能让裁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给予裁判精神上的正反馈。篮球裁判成了石鹏野调节情绪、释放压力的好方法。
石材行业
成为一名篮球裁判员不仅仅是执法一场比赛,更需要和所有参赛的篮球运动员进行深入的合作。通过执法校内外的篮球比赛,学生篮球协会的成员结识了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与他们的接触,让协会成员在心态、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自身边界的拓展,也促进了学生裁判员在赛场上裁判水平的提高。
比如马杯男篮决赛,史鹏野很荣幸有机会和田启乐老师一起执法比赛。田启乐老师是篮球国家一级裁判,作为本场比赛的主裁,他把控着比赛的节奏和尺度。作为助理裁判之一,史鹏野配合田老师,顺利“执法”了整场比赛。这是一场尺度一致、比赛流畅、观赏性极佳的篮球比赛。双方球员都全身心投入比赛,没有和裁判纠缠。这也是史鹏野自己认为是近年来“执法得最好的一场比赛”。
裁判照片
马杯篮球赛、军训友谊赛、校训赛……校园里几乎每场篮球赛都有学生篮球协会的身影。对于学生篮球协会来说,篮球不仅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与朋友交流、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媒介,让人们从忙碌拥挤的生活中收获一丝自由空间,抛开社交中的框架与束缚,在篮球场上“自由交流”。
校园篮球的独特性就体现在此,校园篮球文化不同于社会上的篮球比赛,友谊、轻松、交流是校园篮球的主旋律,胜负并不是球员和裁判追求的唯一结果,校园篮球通过打造公平、轻松、愉快的竞技平台,让球员和裁判有成长的机会,在校园普及篮球运动,提升学生对篮球及各项运动的热爱与热情。
校园篮球裁判员不仅在球场上扮演着“严肃执法者”的角色,更是比赛的推动者、球员的支持者。无论是抽象的公平篮球比赛裁判员,还是具体的规则,都是为了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鼓励球员享受比赛。从零开始成为校园篮球裁判员,学生篮球协会有着自己的想法。
2.相对的公平,绝对的爱
然而,作为一名没有接受过专业篮球训练的篮球裁判员,即使他的执法技术非常出色,也可能会因为不能站在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遇到执法困难。
什么是公平?这是学生篮协在校园篮球比赛裁判工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学生篮协把“公平”看作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只有为球员着想,促进比赛顺利、顺利进行的“公平”才是裁判应该追求的。在校际比赛中,比赛双方的实力往往存在较大的悬殊,那么裁判就应该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既要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又要保护球员的尊严和积极性。比如有些高校的学生总数还比较少,球队体系还不够完善,对比赛规则了解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耐心地给球员讲解判罚的规则和理由,并在之后的比赛中对球员的表现给予善意的提醒,是学生篮协裁判在权衡之后选择的做法。 2022 年的一场马杯比赛中,由于规则不明确,某女篮在连续犯规几次后明显手忙脚乱。为了帮助队员迅速从比赛中恢复,裁判在解释规则后暂停比赛并重新开始,不仅增强了队员的信心,也让比赛回到了原来的节奏。裁判还会对比赛中实力较弱的球队或比赛进行不顺的两支球队给出建议,告诉他们该使用什么战术,如何防守,如何进攻。裁判与队员之间沟通良好,比赛往往能够进行得更顺利,队员的比赛体验也会更好。
规则是冷冰冰的文字,想要做好裁判,就必须理解规则的用意和内在精神。篮球作为竞技运动,不仅锻炼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更锻炼运动员的反应能力、组织能力、抗压能力。如果裁判一味照本宣科,不仅篮球失去了乐趣和激情,裁判的职责也会变得枯燥冷漠,甚至会因为无视队员的状态而让比赛变得危险。比如在双方势均力敌、身体对抗激烈的比赛中,裁判的判罚尺度会适度宽松,让队员自主适应比赛强度和节奏,连贯推进比赛,享受比赛,但同时也会及时预判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伤病。
裁判照片
由于竞技体育的特点,球员和裁判对比赛有时会产生分歧。偶尔有球员指责篮协裁判“不公平”,其实也是对校园篮球裁判培训不了解造成的。“首先,我们基层裁判,特别是校园裁判,在执法时内心是绝对公平的。他们可能会因为能力不足等原因出现误判、漏判,但在他们心里,篮协裁判是绝对公平的。”
判罚争议在所难免,“不和谐”的声音随之而来。对于篮球这样一项大众运动,任何有争议的判罚都可能引发广泛讨论。但在学生篮协眼中,这样的声音是对球员的一种保护,更是对篮协的激励和鞭策,要求他们时刻心存敬畏、谨言慎行,努力学习,不断提升,在训练中成长。学生篮协愿意接纳球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希望大家能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时间和支持篮球比赛裁判员,让他们为清华篮球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所以,执裁的过程也是裁判员成长的过程。对于史鹏野来说,从球员到裁判员的转变意义重大。执裁的过程,也是一个观赛、不断学习的过程。站在裁判员的角度,观察分析队员之间的战术配合、教练与队员之间的沟通互动,宏观的全局视野、细致的细微细节观察。这不仅让他对篮球战术和比赛的原理和设计有了更深刻、更生动的理解,也让他更加热爱这项运动,愿意继续研究探索篮球规则和裁判方法,尽职尽责,为比赛尽一份力。
“篮球运动本身需要不同责任、不同视角的角色来共同维护和推动。”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成长与进步是学生篮球协会不变的宗旨,也是校园篮球建设的意义所在。
3. 以兴趣开始,以责任结束
从兴趣加入协会,到成为协会元老,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个裁判员生涯中最重要的东西,史鹏野认为就是态度。这个态度,是对裁判员身份的态度,是对比赛的态度,是对篮球的态度。
从一开始通过看比赛、看其他裁判获得直观的理解,到后来随着比赛水平的提高,系统地学习理论规律,并在实践中去思考。石鹏野一直把篮球裁判当成一份事业来对待,“我通常会在比赛中记住一些典型、精彩的案例,然后就记在心里,回来后再加以拓展、改编,将这些案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讨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有球员或教练向他抱怨时,他会思考自己做了什么让他们抱怨,如何让他们不向他抱怨。然后,在下一场比赛中,他可以把这些想法试验出来,在反思中成长。这种从实践到理解,再从实践到理解的循环,是指导石鹏野和学生篮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相互学习和利用。
“我把每一场比赛都当成自己最后一场来裁判篮球比赛裁判员,精心、严谨地准备,确保每一场比赛都能顺利进行。”史鹏野说。保证比赛顺利进行是裁判的首要任务,公平是为此而服务的。规则只是文字,我们要领悟规则的内在精神和用意,确保判罚的合理性、必要性,让篮球比赛顺利进行,让球员全身心投入篮球比赛,而不是因为裁判的判罚而心烦意乱。
裁判照片
学生篮球协会也在不断寻求改革和突破,希望进一步将篮球文化推广到更多的学生。今年马杯之后,学生篮球协会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对新成员进行理论水平的提升。这些课程也在不断尝试向协会外更多的学生推广,比如开设篮球裁判课程或讲座,让学生篮球协会在校园里落地生根。
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希望校园篮球越来越好,是每一位学生篮球协会成员所秉持的。他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确保比赛顺利、公平地进行。清华有那么多优秀的球员,有那么多高水平的球队,他们挥洒汗水,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让每一位真正热爱篮球的人,沉浸在校园篮球的魅力之中。这是学生篮球协会的意义,也是每一位篮球协会成员公平裁判的意义。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公平裁判,让篮球协会不断成熟,也将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根植于清华校园的体育精神之中。
结论
篮球的直径为24.6cm,篮球场的面积为420平方米,这里就是学生篮协的战场。学生篮协的元老们大多因为兴趣而聚集在这里,或许是因为对裁判感兴趣,或许和史鹏野一样,是因为对篮球的热爱。作为校园篮球的建设者、赛事秩序的守护者,他们希望通过裁判、宣传等方式,吸引更多新鲜血液,把这份对篮球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学生篮协也在不断提升包容性,通过有计划的篮球规则培训和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裁判级培训班,立志让每一位热爱篮球的清华学子,都能感受到校园篮球的魅力。
作为学生裁判,他们或许不是球场上的英雄,没有防守、接球、跳投、扣篮等一系列帅气的动作,他们严肃、冷静,是激情球场上最理性的存在。但正如观众与球员有着同样的心跳,学生裁判也与他们有着共鸣,他们有着同样的激情,流着同样的汗水。球场上,不仅有篮球入篮的声音、球鞋的摩擦声,还有裁判的哨声和呐喊声。场内场外,场上场下,激情永不过期,守护激情的方法也不止一种。不管怎样,志同道合的人总会相遇,激情总会绽放。
协会照片
贡献者:范景跃、王一豪、刘一林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学生篮球协会
编辑:李思贤、范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