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协和广场上的云,三人篮球赛场的救星
新华社记者 曹一波
经过几天的比赛,记者们已经习惯了抬头仰望协和广场上的云彩。
本报记者负责报道的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比赛位于巴黎协和广场。以方尖碑为中心,四面八方矗立着四个新兴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
与传统奥运赛事的观感不同,开阔的广场给了记者一种置身游乐场的错觉和幸福感,但露天场地也挑战了每个参与嘉年华的人的皮肤。
三人篮球赛早九点开始,深夜结束。北纬48度的巴黎夏季日落要等到晚上9点以后,这意味着记者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烈日下度过。
灿烂阳光下漂浮的一朵云此时成为了“救世主”,被太阳灼伤的记者和笔记本电脑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记者盯着云朵,希望它移动得慢一点,这样既能享受一阵清凉,又能平复紧张的情绪。
奥运会三人篮球比赛强度大、节奏快,常常会导致多次领先。篮球场上,德国队球员瓦格纳的惊人扣篮可能会引起观众长达一分多钟的欢呼;在三人篮球比赛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斯托贾西奇的突破得分刚刚被塞尔维亚球迷亲眼目睹。怀着一线希望奥运篮球比赛,维吉亚特攻守转换瞬间后的远射立即引起主场观众庆祝胜利,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8秒内。
在这紧张的时刻,看着缓缓飘过的云彩,狂跳的心也能慢慢的舒缓下来。
有时候,体育场上空的云层太多,让记者们紧张不已。多雨的巴黎常常在这个时候献上法式“湿吻”。
3日晚,女子三人篮球附加赛开始前,协和广场开始下雨。虽然雨不大,但当记者到达看台时,裸露的媒体箱已被雨水打湿。许多早到的同事、同事不得不把座位挤成“站座”。
突如其来的大雨并没有影响观众的热情。当现场DJ转动唱盘时,尽管比赛还没有开始,座无虚席的看台已经提前进入状态。
球员入场时,现场主持人(MC)会邀请观众为对方球队造势。有趣的是,无论主持人与观众互动多少次,双方的欢呼声几乎同样响亮。这是为什么呢?记者观察到,除了双方球迷之外,“中立”观众也一刻也没闲着。为好投篮喝彩,为每一位运动员加油,似乎已经成为三人篮球赛的普遍规则。
说得更形象一些,巴黎的三人篮球场更像是一场有4700人参加的大型聚会。动感十足的音乐加上时髦的集体舞蹈表演,当然还有有趣的现场解说。与很多严肃的运动不同,凸显街头属性的三人篮球以休闲为主。现场解说甚至会给选手起绰号。比如,斯托贾西奇被称为“奇异博士”( ),中国女篮三人组的高尔夫球场“大脑”王丽丽被称为“中国魔术师”( )。
现场MC也会在比赛过程中使用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调动气氛。例如,MC会用“恭喜她在《我的世界》中获得一个方块”来形容一个精彩的方块。这里的方块和方块(Block)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我的世界》是一款广受玩家喜爱的方块题材沙盒游戏。
三人篮球的欢快气氛也吸引了众多“大咖”前来观看比赛。据不完全统计,到场的著名篮球运动员包括帕克、诺维茨基、加索尔,以及“跨界”观赛的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正在里尔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的美国队巨星詹姆斯和杜兰特在繁忙的行程中休息了一下,在比赛休息日来到了三人篮球场。坐在场边的记者还看到,综合格斗运动员张伟丽身穿定制球衣为中国队加油。
激情欢乐、互动频繁、明星味十足,让第一次参与奥运报道的记者们有一种奇妙的感受:原来奥运会是“可盐可甜”的!
和记者一样,对于国际篮联(FIBA)秘书长萨格雷斯来说,这也是三人篮球在奥运会上的“初体验”。虽然三人篮球三年前在东京首次亮相奥运会,但由于疫情原因,比赛现场观众寥寥无几。在巴黎,这项运动“更加开放、更加都市”的特点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东京奥运会的三人篮球场有7000个座位,可惜没有观众。在巴黎奥运篮球比赛,4700张门票都卖完了。如果场馆有1万个座位,那就满了,到处都是球迷。”遍布世界。”格里斯笑着说道。
5日晚,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项目在男子决赛后落下帷幕。虽然荷兰球员德容在加时赛中神奇的“获胜”意外地叫停了东道主的狂欢奥运篮球比赛,但这并不妨碍全场观众齐唱法国摇滚。著名歌曲《le feu》(点燃心中的火焰)的场景已成为奥运经典。
比赛结束时已近午夜,天气有些凉爽。记者见到了这几天一直陪同比赛的法国解说员。穿着短袖短裤,瑟瑟发抖,对视一眼,记者问他明天穿什么。他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天空,道:“我也不知道。”
周围的观众依然不肯散去。他们聚集在一起,眺望远处杜乐丽花园上空载着圣火的热气球。从协和广场看到的奥林匹克圣火明亮而清晰。明天一定是个晴天,希望云彩移动得慢一些。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