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轮椅篮球队在朱巴训练:战火中的坚韧与希望
11月26日,南苏丹朱巴篮球场,球员们正在练习传球。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新华社朱巴12月2日电 不灭的篮球梦——南苏丹轮椅篮球队的记忆
新华社记者 杨震 王腾
朱巴,南苏丹首都。露天篮球场上,马拉维带领南苏丹轮椅篮球队队员运球、传球、上篮,挥汗如雨……
球场一侧,散落在地上的假肢和拐杖无声地诉说着这些球员和国家所遭受的痛苦——许多球员在战争中因伤致残。
11月26日,南苏丹朱巴,球员们在篮球场训练。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八年前轮椅篮球规则,饱受战争蹂躏的南苏丹宣布独立。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也被资源“诅咒”,矛盾不断。它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马拉特,25岁,是一名美国职业轮椅篮球运动员。去年以来,每个休赛期他都会来到南苏丹,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组织的轮椅篮球训练营中指导残疾篮球运动员。
马拉出生于现在的南苏丹博马州。马拉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半身瘫痪。他3岁时轮椅篮球规则,父亲在战争中失踪,他和四个兄弟姐妹随母亲来到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他12岁时来到美国,14岁时第一次接触轮椅篮球。随后入选美国U23(23岁以下)国家轮椅篮球队。
马拉特回忆起在埃塞俄比亚难民营度过的童年,他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朋友们“踢足球”。没有轮椅,他只能爬在地上“用手踢足球”。
11月25日,南苏丹朱巴篮球场,一名球员(左一)在比赛中投篮。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没有篮球,就没有现在的我……我希望尽我所能轮椅篮球规则,将我所学到的东西传递给同样残疾的同胞,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篮球的力量。”
大卫·库尼 (David Kuani) 是一名士兵。 17年前的一次军事冲突中,他的右腿被子弹射穿。退伍后,他靠打鱼卖鱼为生,直到三年前加入轮椅篮球队。
“篮球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信心。我的家人说我变得比以前更开朗了。”
去年,库阿尼和队友与乌干达轮椅篮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比赛吸引了500多名观众,他的7个孩子也来到现场为父亲加油。
11月25日,球员们在南苏丹朱巴篮球场的篮球场上比赛。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我一生中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库阿尼说,希望有一天能够踏上残奥会赛场。 “这条断腿不能结束我的生命。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为我感到骄傲。”
南苏丹轮椅篮球队教练米基·马拉加尼表示,虽然队员们来自不同部落,但这里没有仇恨,反而有对篮球的共同热爱。
“篮球给了他们另一个世界,生活对他们来说不再是每天坐在床上盯着窗外,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新的寄托。”马拉加尼说道。
11月27日,南苏丹朱巴篮球场,马拉特(右)指导球员传球。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据不完全统计,南苏丹有超过40万残疾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该国设有三个假肢康复中心,每年为约3200人提供免费假肢。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南苏丹假肢康复项目官员尼邦巴基·约基诺( )表示:“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帮助他们重新获得照顾自己的能力并积极融入社会。”
“篮球可以连接这个国家的不同部落,让他们在同一个球场上一起战斗。”约基诺指着烈日下训练的球员们告诉记者。
训练结束了。所有球员在场上围成一圈,肩并肩,齐声喊道:“加油,南苏丹轮椅篮球队!”
球场一侧,写着“相信体育的力量”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
11月25日,南苏丹朱巴篮球场,教练(中)为球员示范动作。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