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战人物志:石磊与南开女篮的江湖风雨
主要目的是采访曾经参加过中国青少年篮球联赛(CJBL)和中国高中篮球联赛(CHBL)的优秀球员、教练员,畅谈“篮球”背后的故事。
教练
石磊
程世元,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
邱子燕,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
刘雨涵,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
澳门大学朱子懿教授,体育及运动学系……”
石磊翻看手机微信界面,列出了一堆名字。“这些都是今年考上研究生的原南开女篮队员。”石磊声音很沉稳,说普通话时,语气没有太多起伏,但话语里却满满的都是黑社会气息。他那一口流利的重庆话,是他31年南开风雨历程的写照。他说:“有时间的话,希望你能来南开看看,光说打篮球感受不到这么深。”
南开自建校以来就十分重视体育,校长张伯苓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奥运健儿。1987年,重庆南开成为首批体育人才试点学校。如今,“公正干练、日新月异”的南开,依然把校园体育放在首位。1991年,石磊从西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毕业,当时,重庆南开中学来学校选拔教师,经过一系列的筛选,石磊成为全年级唯一被录取的选手。“这是双向选择,也是对学校的向往。”石磊的教育之路没有太多的挣扎,双向选择让他一心一意扎根在南开的土壤里,南开无愧于他的向往。作为首批体育人才试点学校,南开对篮球足够重视,在招收篮球生源方面一直非常有条不紊。相较于时间,“日新月异”的南开更新了艰苦的训练条件、科学的训练方式,给了石磊足够的发挥空间,也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体育和教育的问题。
01
国际团队
自2005年至今,重庆南开女篮已夺得中国高中篮球联赛重庆赛区冠军次数之和。
在重庆赛区所向披靡的同时,石磊带领南开女篮走向了全国的舞台。2015年至2018年,南开女篮连续三个赛季位居全国前三。在全国打响名号后,她们并没有止步于此。石磊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舞台——国际赛场。
2018年,中国篮协开始推动青少年篮球、大众篮球的发展,就是为中国篮球打好基础,为上层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水。基础工作体现在“‘我要上奥运’中国3x3篮球挑战赛”上。来自南开中学的唐紫婷和吴香琳都在挑战赛上崭露头角,夺得了西区女子青年组冠军。同年,中国篮协开始为2018年国际篮联3x3 U18亚洲杯进行全国选拔。石磊收到了篮协的通知,希望招募此前在3x3挑战赛中夺冠的南开女篮队员参加试训。经过从重庆到全国的层层选拔,唐紫婷和吴香琳从2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最终的4强名单,并前往浙江集训。出发前,他们根据马来西亚的比赛日程和时差,调整训练和作息。比赛一般在当地时间下午举行,但比赛场地在早上8点后就无法使用,各队只能在7点半到8点之间共同使用。为了获得单独使用场地的机会,石磊和队员们每天都早早起床,前往场地训练。“7点半场地就可以使用,我们7点10分就到。”
(从左至右:唐子廷、石磊、吴祥林)
她们五战全胜挺进决赛,并以19:12战胜新西兰,代表中国站上最高领奖台。吴香琳还获得了本届赛事的MVP和女子MVP奖项,并成功入选女子组最佳阵容。看着高高升起的国旗,听着在异国他乡响起的国歌,每一位教练、每一位队员都热泪盈眶。石磊的心情难以平静,他感受到投向自己身上的目光,有赞许、有敬畏、有鼓励。似乎从那一刻起,石磊在体育方面的目标更加清晰了。“我真的很高兴,为我的学生高兴,为祖国的强大高兴。”
2019年中国3x3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南开女篮夺得冠军。在四川、北京等地随青年队训练时,石磊意外发现,学生队与青年队的差距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吴香林还获得了全球MVP,这让石磊更加有信心。“充分证明学生队也有优秀球员,学校也能培养出优秀球员,我们并不比别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磊和重庆南开女篮也在向新的目标迈进。在重庆南开按年份划分的荣誉中,2020年的部分几乎一片空白。
02
每天只训练两个小时的球队
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
2021-2022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重庆南开中学女篮以完美战绩毫无疑问夺得重庆赛区冠军,南开中学在夺得西部赛区冠军后挺进总决赛,取得全国第五名的成绩。对于石磊来说,夺冠的期待是次要的,他更担心联赛会因为疫情而被迫中断。
疫情爆发三年,石磊坦言:“其实2018年、2019年,疫情之前我们的成绩应该是前三名的,这个成绩在疫情之后确实中断了,我们的训练没有系统性。”包括从疫情防控方面来说,学生不能正常返校,对球队的训练、球员的学业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石磊提到了西安交大附中,与西安交大附中的比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感受很深,特别是疫情之后,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好,比赛过程中能感受到球队的部署在正常进行,这确实值得学习,也很鼓舞人心。”
随后,石磊和队员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初步采用了线上训练督导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了球员个人自律的问题,运动量也难以把控。篮球作为典型的团队运动,对于教练员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石磊开始寻求其他的训练方式。抗击疫情的三年,石磊和球队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谈及目前的训练模式,石磊讲了八个字——战胜疫情,恢复训练。“其实恢复训练也是恢复教育,如果时间拖得比较长,对学生的文化教育或者其他方面的教育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也探索了很多方式。”在今年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对于球员的管理,石磊和球队有自己的办法:基本不再停训,按照防疫要求,在保证相关针对性的前提下,进行较小范围的集中训练。此外,石磊开始注重训练,要求球员学会自律,严于律己,对自己负责,对球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疫情期间的训练也是点石成金,要求学员承担更多的责任。”
“每天只练两个小时”,类似的话在南开女篮相关报道中屡见不鲜。为了不耽误学生正常上课时间,球队每天的常规训练一般只有下午下课后两个小时。如何在两个小时内达到训练效果,对教练员和球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注意日常管理。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衣服、书包、球的摆放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要求好,训练中就没必要再抽出额外的时间去做管理。其次如何成为一名篮球教练,训练中要遵循科学的训练规律,根据每个队员的特点进行调整,在高强度、高要求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应性训练方式。“再次,希望大家有空可以来南开看看。”两小时内达到的高效训练,没有什么秘诀,靠的是教练员和学生的共同磨合和用心。这些不仅体现在训练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实践中抓效率,“我们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多余的事,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浪费一分一秒。”
(第二排右二:教练石磊)
从进入重庆南开到如今,石磊带领重庆南开女篮的校园篮球一路走来,从基层选拔的青训,到2018年、2019年担任国家队U18三人篮球女队主教练,并被评为全国三人篮球优秀教练员,2020年担任国家女子三人篮球集训队助理教练。事实上,2020年正式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的三人篮球,相比五人篮球,其成熟度和认可度略显不足,即便是三人篮球经验丰富的石磊也坦言,自己接触三人篮球的时间并不长。 “2018年,3x3篮球全国锦标赛总决赛在广州举行,有两名队员因为个人招募的原因没能参赛,虽然队员短缺,但我们还是包揽了前三名。但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夺冠。随后2019年,我们又夺得了全国冠军。其实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开始慢慢接触3x3篮球。”从全国3x3篮球的发展轨迹来看,石磊的3x3篮球轨迹与之高度一致。石磊对3x3篮球也有自己的理解,“3x3篮球时间短,碰撞激烈,负荷大,会更注重对队员意志力的考验,体育运动很普遍,篮球更是如此,在乎细节是否处理好,前提是基本功练好。”
03
体育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教育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现象世界”的教育,旨在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如何成为一名篮球教练,服务于现实利益;二是“世界观世界”,即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还要有超越现象世界的追求,即培养学生的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念与信仰。
体育教育到底应该给人带来什么?在重庆南开大学的31年里,石磊一直在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也在实践中不断践行这份责任:不只是如何打好球,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这是他最看重的,对于行为细节的要求比打篮球还要严格。“如果你在训练时偷懒,我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你不尊敬长辈、不团结同学、不把社会事务当回事,那我会很生气,可能会严厉处罚。”
南开女篮的队员们都叫石磊“石老头”。对石磊来说,每一位入队的同学都是自己的女儿,作为家长,自己要多为女儿考虑,做好表率。平时训练如何成为一名篮球教练,石磊都会比规定时间提前十五分钟到场。在这十五分钟里,他会站在体育馆门口或者操场上,观察队员们到来的每一个瞬间,“因为一个女孩的喜怒哀乐,包括痛苦,很容易写在脸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很多事情,我会在第一时间跟她沟通。”
暂时放下个体的欲望和悲欢离合,将目光投向更为遥远的时空,可以帮助我们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去理解石磊与篮球、与体育、与南开女儿们的邂逅。
重庆南开中学给了石磊一个理想的高地,让他带队打好球、实现“体育”,同时也给他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去实现“教育”的理想。“体育是一个载体,作为育人的一部分,我希望他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石磊对队员们的学业要求很高,“当然希望他们能踏入更专业的赛场,但人生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包括从事体育管理研究,这需要文化功底作为保障。”在南开工作的31年里,这31年中的大部分批次学生都通过篮球进入了一流大学,但观察他们的选择,不难发现,他们都在努力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2008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丁妮,在北师大学习运动训练专业后回到重庆,成为南开初中女篮的教练;同样在北师大读书的唐子婷,跟随国家队备战世界杯;高静则前往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攻读银行金融专业……“我的想法是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而不只是体育人才,所以看到他们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我心里很开心。”
陈思睿毕业于南开女篮,目前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前不久成功入选中国国家篮球队的人才库。她曾在采访中说,南开有一种世代传承的精神。“因为我们就像一家人,血脉相连,你要给家里的晚辈做好榜样。”或许南开不只是南开,球队也不只是一支球队。无论是高中、职业比赛、三人篮球还是五人篮球,石磊认为,这些都是作为载体和缩影,支撑起国家体育战略、篮球战略。“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很重要。”
回到石磊最初思考的体育与教育话题:体育和每个人都有关,不仅关乎体力和脑力,更关乎人格的塑造。这是石磊的故事,一个教练的故事,一群基层教练的故事。体育真正带给人的东西,在南开女篮的生命历程中,可以找到:有选择的人生,独立的人格,丰富的精神生活,勇于追随自己内心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人。
04
无畏金兰,无畏未来
2022年10月1日,国际篮联女篮世界杯决赛,中国队以61:83不敌美国,获得银牌。但在主力得分手李梦发烧无法上场的情况下,女篮姑娘们没有退缩,勇夺亚军,重现了28年前女篮黄金一代的巅峰,占据世界第二,在国庆节为祖国献上最好的礼物。
(图片来源:@中国篮球之队微博)
国庆假期短暂休息两天的石磊和南开女篮也将开启全新的封闭训练。中国女篮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给队员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无限的动力。“我们会趁着这次训练,好好回顾总结前段时间与高水平球队成绩的差距,通过这次世界杯,队员们能真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马上就要参加U17比赛了,希望女儿们能展现出崭新的面貌。”
对于石磊来说,31年的执教生涯就像是一场植树的过程,当他忙着插秧浇水时,回头一看,大树早已长成浓荫。“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繁荣昌盛,南开越来越好,中国篮球越来越好。也希望我的女儿们能传承南开精神,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
(英雄的南开中学女子篮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