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篮球新闻

李宁3 1篮球联赛 姚明 首届大湾区国际体育商业峰会在澳门举办,李宁、姚明等大咖共议中国体育未来

作者:jrs直播nba 发布时间:2024-08-22 15:27:07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体育商业峰会由懒熊体育、澳门通联合主办,银河国际会议中心赞助,澳门体育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提供战略支持,现代体育机构承办。

23日的一场焦点对话中,李宁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长李宁与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就《传承与开拓:多元视角下的中国体育》话题展开了一场罕见对话。蓝霸体育创始人兼CEO韩牧主持本场对话。

以下为本次会议的精彩内容:

篮球联赛李宁姚明比赛视频_李宁3 1篮球联赛 姚明_篮球联赛李宁姚明谁厉害

下一个姚明

韩牧:我9年前就开始在体育行业创业了,但是没想到一干就是9年。但是站在这两个人面前,我发现李宁创业30多年了,姚明在篮球领域也做了30多年,所以体育真的需要长期主义。也是在这么长的过程中,我相信有很多维度去看今天这个环节的主题,无论是商业、管理、营销、IP还是未来的科技。我知道大家对这个环节很期待,今天一开始我想在环节上做一些创新,一开始我想让你们两个互相问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姚明可以先说。

姚明:我想问您(李宁),您当初想到要创建李宁品牌,和现在您看到的李宁品牌,到底完成了什么?有什么不同?

李宁:这就是我的艰辛(笑)。其实我进入商界纯属偶然,因为加入了健力宝,然后转行做生意。其实我还是想做体育的,所以有机会从事体育行业的时候,我想做的是做品牌,而不是做工厂。所以我一开始就做了“李宁”这个品牌,希望通过学到的体育知识和这个生意,能够不断的向社会、年轻人推广体育精神,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但后来我发现,做品牌并不容易,因为品牌要能够持续创造价值,所以到今天我还在头疼、在学习、在努力,如何打造一个好的品牌。

韩牧:李宁先生,请问姚明一个他最感兴趣的问题。

李宁:其实我每次见到姚明都很激动,现在我也想问他,下一个姚明什么时候出来?

姚明:下一个姚明(笑)。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期待下一个姚明,而是下一个林书豪、下一个郭艾伦、下一个赵继伟。为什么呢?他们的模式更具有可复制性。我身上有很多特别之处,不是中国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条件,比如我父母就是70年代的职业运动员。我相信,比我年长的人对中国的发展更有发言权。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被发现,但是因为我生长在体育家庭,所以很早就被发现,更早地接受了训练,中间又获得了一些资源。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

所以与其期待一些不可复制的东西,我可能更期待找到一个可复制的模式,就是我们能不能出现下一个林书豪?我也知道林书豪其实是在美国长大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尽快出现下一个赵继伟,或者郭艾伦,或者刘炜,或者郭士强,或者胡卫东?他们可能跟更普通的家庭更相关。

如果有更多这样的球员涌现出来,我们的篮球水平、联赛质量和市场都会变得更好。

篮球联赛李宁姚明谁厉害_篮球联赛李宁姚明比赛视频_李宁3 1篮球联赛 姚明

从 1984 年奥运会开始

韩牧:“下一个姚明”,无数人问过这个问题,我想姚明这次给出了独家答案。

现在我们开始这一环节。从1984年到现在已经整整40年了,也是中国体育崛起的40年。那一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而李宁先生也同时获得了三枚金牌。这些历史场景至今还反复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所以我想请李宁先生分享一下他对这40年来变化的感受,回忆一下“一天三枚金牌”壮举的过程。

李宁:40年有点长,我当时才20多岁,时间过得很快。那时候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我们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产生的效果更多的是对人民的鼓舞,对国家的荣耀,而不只是成绩。40年来,我觉得中国体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回归体育的真正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对青少年教育的作用,以及对健康和娱乐的需求。体育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体育的消费也开始慢慢浮现出来。变化非常大。

韩牧:还记得那天吗?

李宁:现在回想起40年前的那一天,当然更多的是想着比赛。虽然我是为了冠军而来的,但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夺冠。但当比赛结束结果出来的时候,那种心情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我终于实现了一个梦想,但具体那种状态是什么样的,现在可能要看电视了。

韩牧:姚明还记得那时候的事吗?

姚明:当时电视还没有普及到大家家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包括1984年的奥运会李宁3 1篮球联赛 姚明,当时能记住的两个人就是中国女排和李宁,这两个人对我们影响最大。但是后来我也表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88年李宁先生从鞍马上摔下来,摔倒之后,他仍然站起来,脸上还挂着笑容。那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

韩牧:我觉得这也是不一样的地方,1988年这个经历之后,李宁先生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其实有了一些破绽之后,他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姚明:我曾经跟一个朋友说过,也许那时候我才是真正的李宁,即使面临困难,我依然能够微笑着站起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韩牧: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我国举行,你们二人都是见证者和参与者,对李宁先生来说,那次火炬点燃是举世瞩目的。这届奥运会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李宁:北京奥运会能有这样的任务我真的很荣幸,开幕式的时候我在后台,根本没看到姚明是怎么出来的,心里只想着怎么完成我的任务,毕竟这是历史性的盛事。

我觉得北京奥运会确实让中国人从某个维度走向了世界,打开了一扇更大的门,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我很怀念那场盛会。

姚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进入体育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对奥运有“三个疑问”: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参加奥运会?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在奥运会上拿奖牌?中国人什么时候能主办奥运会?2008年,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回答。

1932年,刘长春第一次参加奥运会,那时还是解放前。1984年,许海峰第一次获得金牌。2008年,我们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在这样的文化、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参加奥运会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人生的使命。2008年的奥运会给了我们很大的激励,让我们有目标,我们想参加,想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但差距很大,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的那个晚上,我感觉很失落,闭幕式那天晚上,我喝醉了,不是青春没了,而是整个人生都没了。

关于篮球的作用

韩牧:这种复杂的感觉可能只有很少的人能体会到。2008年奥运会之后,你们俩在篮球方面的互动也比较多。我知道篮球是李宁公司非常重要的核心,更何况还有姚明呢。

李宁:篮球是我们李宁公司的核心品类,对于我们意义重大,也是李宁品牌运动属性连接年轻人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作为本土品牌,能够学习和理解篮球,能够与姚明、韦德等优秀运动员进行交流,与CBA职业联赛、中小学校园篮球联赛等进行合作,与更多的篮球爱好者进行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这些投入,找到我们的品牌定位,找到我们在这项运动中发展的方向。然后利用我们的商业资源和技术资源,融入和参与篮球运动,获得作为体育品牌的发展。

韩牧:2012年你真正决定参加CBA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在之前的访谈节目中,你用了“赌博”这个词来形容。

李宁:其实这个“赌注”是表达我们非常主动地想要投入。我刚才说了,作为本土品牌,我们希望我们的投入能够在市场、社会层面支持或者推动体育的发展,因为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运动中来,做得更好,我们作为体育品牌才有更大的空间。

我曾经是一名运动员,有了这个经历,我更明白为什么要做企业,为什么要做体育品牌。很大程度上,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体育、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我从运动员到企业所承担的特殊使命。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支持参加CBA联赛,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中国体育品牌的使命感。

韩牧:李宁先生提到了社会、年轻人,还有公司对篮球的战略定位,不知道经过这几年姚明的转型,篮球在您心目中的地位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

姚明:从社会角度看篮球。如果你把社会看作一个家,那么篮球其实就是我们放在家里某个地方的玩具。你需要把它和你的餐厅、你的书房、你的电子游戏放在一起看,而不是用篮球的眼光来看待其他东西。

它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考虑通过篮球这样的比赛,能给我们的球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吗?有时候就像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球场上的球星能不能和球迷、和这座城市产生联系,让大家觉得他在做我年轻时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反映。所以今年我们的联赛叫《以城市的名义》,我们也想以更小的单位,和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球迷建立联系。

韩牧:你对篮球的理解能和更多人达成共识吗?你现在的身份也不同了。

姚明:这需要两个方面,第一,我们要在行动上形成一个方案,如果继续在联盟做下去,这不仅仅是和城市的连接,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是不是应该和更多的公益组织合作?城市里烟火气很足,我们能不能通过联盟把它展现出来?

另一方面,我们的联盟是不是也应该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舞台,通过我们的选秀,让更多的年轻运动员走上这个舞台,释放自己的光和热,这个舞台不只是球场,还包括球场之外的很多东西。

如何学习和发展

韩牧:今天在座的运动员很多,你们都在顶级赛事中证明过自己,也经历过顶级的压力。我想问一下你们两位,在经历了这么多坎坷和起伏之后,你们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不断学习的?

李宁:运动训练和比赛很有趣,能训练我们如何面对世界和生活,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或者实现梦想,也可能会失去梦想。但它能训练你的学习能力,包括如何寻找目标并去追求。对我来说,即使离开运动场,它仍然是人生中很有意义的部分。直到今天,我还在用作为运动员所获得的品质继续我的生活和工作。直到今天,我还在学习,还在追求。

韩牧:很多运动员退役后都会面临转型,您会建议他们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李宁:其实没有什么方向,我只是问“下一个姚明什么时候出来?”其实姚明认为不可能复制,但现在姚明能帮助中国篮球产生更多优秀的运动员,让中国篮球变得更好。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人生,没必要听别人指点方向,重要的是自己。我刚才说了,通过体育锻炼,你可能会获得一套学习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你就会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韩牧:姚明,这个过程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你是如何不断进步的?

姚明:我觉得很简单,保持好奇心就行。我去美国打篮球,其实就是好奇心在作祟,让我想去尝试一下。等我的职业生涯结束后,我想知道整个篮球运作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只要你保持好奇心,你就能为自己找到新的方向,无论是在运动场内还是运动场外。

韩牧:现在很多人也在关注“怎样打出让人民满意的篮球”?

姚明:有时候挺矛盾的,因为好奇心是你自己的。有时候你会陷入一场你理想中的篮球、让你满意的篮球和让所有人满意的篮球。但这时候你也需要保持好奇心。你需要了解别人想看到什么样的篮球,他们认为是什么样的篮球,看看这些东西和我自己的理解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看看我们能不能在一些事情上达成共识。这也是挺有挑战性的。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

身份转型

韩牧:刚才两位都提到了不断学习、不断规划,这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下一个问题是关于新身份的问题。李宁先生曾经讲过,他作为企业家的模式,核心就是运动员,从赛场到商业的转型,其实是一种传承。李宁先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平稳转型的?

李宁:这个过程不是很顺利。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有运动生涯,受过很好的训练。不管我是运动员还是企业家,我始终是一个运动员。我经营企业,希望用自己对体育的理解和知识服务社会,鼓励更多年轻人享受运动。

经营一家企业,还需要具备企业管理、市场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懂得如何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对我来说,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迭代,不断实践,和团队一起找到一条共同前行的道路。

世界需要更多的体育精神和运动员,我会用体育精神激励自己学习商业管理,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也希望通过商业运作,将体育精神的内核传承下去,服务大众,让体育的力量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特别是激励更多的年轻人。

韩牧:李宁先生一直提到,他的核心是运动和锻炼,激励年轻人和社会。对于姚明来说,作为管理者,你担任篮协主席已经 7 年了,你的核心是多元化的。你如何看待从球场到现在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姚明:管理和球场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有共同点,但是不同点根本就不一样,根本就没有办法互相学习。

在管理的时候,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学会合作。有时候运动员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我甚至记得有人说,他希望每次上场的时候都把对手形容成十恶不赦的人,这样他打球的动力就会更大。但这种习惯在管理的时候会对我们不利。我觉得讨论合作,找到互补是非常重要的。

李宁3 1篮球联赛 姚明_篮球联赛李宁姚明谁厉害_篮球联赛李宁姚明比赛视频

李宁品牌定位与模式思考

韩牧:上面我们谈的大多都是体育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谈谈现实问题。李宁是一家明星企业,明星企业的好处是吸引更多的关注,坏处是太过关注。在长期的过程中,企业总会遇到竞争、运营、品牌等各种问题。李宁先生您怎么看待这些稍微严肃的问题?

李宁:企业运营我还在学习,但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我觉得一个企业还是要有一个战略目标和定位,特别是作为一个体育品牌,所以我把企业定位为“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战略。

如今运动品牌众多,在众多的运动品牌中,很多都专注于单一的运动产品品类,而李宁品牌则要发展多个品类、多个运动项目,面临诸多挑战。不过,李宁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对运动的理解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应变能力、渠道运营能力。因此,我在10年前就给公司定了一个目标:进入篮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核心运动品类,也是大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体育赛事。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用我们的商业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走进大众的心中。作为运动品牌,要发挥的价值,就是与参与运动的消费者进行融合。因此,公司清晰的战略定位,会帮助公司克服困难,帮助公司找到方向,帮助团队决定应该投入什么样的组织。

韩牧:您觉得现在的单品牌策略对于李宁来说适合吗,特别是在现在多品牌的市场氛围下?

李宁:商业模式有很多种李宁3 1篮球联赛 姚明,但是李宁这个品牌比较特殊就像我刚才讲到的,因为我有运动员的经历,我的体育生涯,这个过程也促使我去创立这个品牌、这个公司,有很多共同的记忆和品牌资产的沉淀。所以我在做李宁品牌的时候,我希望能够真正地去做体育,而不是只是空洞的体育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深入到品类里面,找到我们的方向,然后应用技术或者商业运营去创造我们的价值。比如篮球品类,我们跟韦德合作了12年,跟CBA也合作了12年,打造顶尖职业运动员需要的篮球鞋,了解职业赛事的发展,体育品牌需要如何参与,如何真正地助力职业赛事的发展,还有我们跟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群体的运动需求。只有深入到体育里面,我们才知道我们的定位和定位。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百花齐放,但李宁品牌因为有独特的运动员基因,在单品牌、多品类发力时,从商业角度看李宁3 1篮球联赛 姚明,有成果、有效率的优势。

韩牧:企业是多元的、多姿多彩的。有时候我觉得李宁公司的增长数字在不断增加。但因为它是上市公司,所以大家关注的都是营收数字、财报。但我想说,我们也应该关注数字以外的东西,因为我们心中的李宁是独一无二的李宁。

李宁:其实上市公司一定要关注财报,不然投资者就不知道往哪跑了。但我经营这个公司是有我的使命的,或者说作为一个公司,它也有它的价值。作为一个体育品牌,它不仅通过商业、金融的市场竞争创造价值,还要为社会、体育人、年轻人、家庭的进步做出贡献。这样它的品牌价值才有意义。

韩牧:你有具体的目标吗?比如你希望李宁能达到什么目标?

李宁:我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体育用品品牌,支持中国体育的发展,同时让我们的公司在更大的体育消费环境中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中国篮球“状态良好”

韩牧:现在我想问姚明你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你觉得现在中国篮球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姚明:首先我想问一下,是中国篮球还是中国篮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中国篮球整体发展水平很高,参与度也很高,所以现在中国篮球也不错。从校园篮球、职业篮球到各级职业篮球,这个体系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所以我想问你问的是哪一个?

韩牧:两个都问。

姚明:你能问一个问题吗?

韩牧:中国篮球协会。

姚明:中国篮协要进入“好状态”,财报也是我们关心的。谢谢李宁主席的支持(笑)。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能不能给社会足够的产出,能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2025年是CBA联赛成立30周年,30年来,中国篮协历届领导建立和支持的社会体系下的职业联赛,现在已经得到这么多企业的支持,其实中国篮协历代领导做出的贡献都是得到认可和奖励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提供更多的篮球社会化产品,让更多的合作伙伴来帮我们一起做?如果能有更多合作伙伴参与进来,包括赛事、训练、数据可视化,其实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一个好局面。

韩牧:您提到了可复制性,包括上期提到的人才培养方面,您对于青少年篮球有什么看法?

姚明:我们做过调查,发现篮球是中国青少年,包括男孩女孩,最喜爱的运动。我们有一本蓝皮书,受众大概有7000万,参与率很高。但还有一个数据,就是衰减数据。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增加,他们参与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想提供更好的篮球产品,包括比赛、村篮球等。虽然不是篮协体系的一部分,但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让人们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参与和观看篮球运动。

我们有一个数据,可能并不准确,就是目前14到18岁之间的孩子参加的赛事,大概只有美国青少年每年参加的赛事的一半,这个数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工作目标。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我们希望和学生体育协会、教育系统合作,让我们的孩子在课余时间里,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篮球场上。我们能不能提供更多的产品,让他们在篮球场上参与更多的活动,让篮球成为他们一生的爱好?即使他们长大后可能打不了球了,他们还是会带孩子来看的。

韩牧:通过你的数据分析,现在中国篮球和中国篮协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姚明: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的认知。回到我刚才说的,我们是用篮球场的视角看社会,还是用社会的视角看篮球场?我们要把篮球场放在社会的每一个环节,把上下游串联起来,让更多的人业余时间踏入篮球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竞技体育这个点上。这是认知上的,我们要跳出篮球场的视角,用社会体系的视角去看。

李宁3 1篮球联赛 姚明_篮球联赛李宁姚明谁厉害_篮球联赛李宁姚明比赛视频

人工智能将带来什么影响?

韩牧:我们最后一个部分讲的是未来面临的一些问题。刚才蔡崇信先生也提到了AI给体育带来的变化。我想问一下李宁先生您有注意到这个变化吗?

李宁:我相信很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改变,从设计、研发到跟消费者的互动都会更加快捷、方便、直接。相信未来我们还会看到科技进步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造力和可能性,也希望带来更多快乐的体验。

韩牧:针对这个新技术公司有做过什么准备或者尝试吗?

李宁:目前我们在尝试一些比如在设计、开发、调整的时候能够快速筛选、生成产品等,但还在探索阶段。

韩牧:姚明,您怎么看待这些新的变化?因为我们知道体育运动是线下进行的,它的精神属性、娱乐属性更强。

姚明:我也在学习阶段,这个技术真的是日新月异,很震撼,也很好奇,我个人觉得至少目前还看不到有什么可以取代线下场景的东西。

我把线下场景描述成从0到1的发生,如果没有0到1,那么后面的1到10就不可能了。但是通过AI,我们可能只能通过1实现5、6、7、8,但是通过AI,我们可以实现16、17、18。村BA其实已经存在了30年,但是由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手机技术的成熟,大家才可以看到这么热闹的民间篮球比赛,让我们的感官触觉非常无限。我不知道AI会不会在这个基础上增强这个能力,或者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更加真实。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从亚洲到世界

韩牧:现在排球在三亚非常流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相信AI出来之后可以应用到更多的运动领域。现在整体环境变化很大,我们也知道整个大中华区的竞争非常激烈。对于李宁公司来说,未来会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李宁:首先我对中国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特别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地方体育消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想我们还会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我们会继续深耕李宁品牌核心品类,持续打磨细分领域的产品矩阵,为消费者创造更专业的运动体验;第二,根据运动场景需求的变化,保持在新兴运动品类的投入和布局,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产品体验;第三,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我们会利用李宁独有的运动员基因和对运动的深入理解,加大研发和技术的投入;第四,我们会持续关注新运动人群的需求,特别是年轻人的运动需求。

但同时我们也要面向世界,面向国际市场,所以未来我们在发展中国市场的同时,也要开始逐步投入国际市场,无论是布局还是开发,把我们的市场做大。

韩牧:大姚你也代表了一个新的变化,包括我们今天在澳门的情况,你觉得未来东亚篮球的格局还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化吗?

姚明:今天我们讲用体育连接世界,其实就是不断加入X因素,不断碰撞,形成化学反应。以前东亚地区也有零散的联赛,但没有形成体系。

我认为,有几个因素需要组成一个篮球联盟:首先,我相信大湾地区的肯定是东亚的相对熟悉,这是相对熟悉的。有利的因素。

Han MU:我记得我在九年前参加了峰会。将来加入这个行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