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体育比赛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载体,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体育场馆设施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的组成部分。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不仅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具备一定的体育素养。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四)体育场馆设施是师生锻炼身体的必要物质条件,培养师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顽强意志。
(五)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是检查、监督、评价、规范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能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全民健身活动。
学校体育场馆设计
1.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设计要求
1、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立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明确学校体育的宗旨。重要任务之一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包括走、跑、跳跃、攀爬、平衡、负重、搬运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敏捷性、自制力和机智和应变能力。勇敢的意志品质。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场馆设备设施来保证。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的场地和设备。不要盲目追求“标准”场地。例如,学生篮球场可以考虑建造22米×12米的球场;篮球还可以考虑尺寸在72到74厘米之间、重量在560到580克之间。又如,在游泳池的建设中,可以考虑增加池底的坡度,使水深从1.2米逐渐过渡到2米,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2、必须因地制宜,与整个校园建设和谐统一。
目前,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办学用地普遍短缺。在建设场地和设施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空地,充分利用路边、学生宿舍周边等闲置区域进行科学设计,巧妙布置各种场地和设备。
精心设计的体育场馆可以美化校园环境。一个漂亮的体育场可以作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学校教育实力的体现。设计时要合理搭配、合理布局,使其与校园和谐相处。
2.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设计原则
1、安全、就地取材的原则
学校体育场馆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它们人口稠密,使用率高。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场地必须平坦,设施必须坚固,无安全隐患。
办学经费历来有限,特别是一些老区、边疆、山区的学校。用高科技材料建造标准场馆是不现实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原址上逐步完善。在器材设施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源,设计生产一些简单的田径器材,如跨栏、跳高等,简单的体操器材,如单杠、双杠,以及一些健身器材。
2、标准场馆与非标准场馆相结合的原则
标准场地是为正式比赛而设计的。标准站点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对地理环境有一定要求;非标场地可因地制宜,对材料没有严格要求。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建设一些标准场馆,多建一些非标准场馆。例如,在篮球场馆中奥运会篮球比赛的性质,可以利用小型场地搭建半场场地,将篮球架固定在墙上练习投篮;足球场馆可以建设一些小型场地,球门可以适当减少。
学校体育场馆布局
1.学校体育场馆空间布局
(一)学校体育场馆空间布局的重要性
1、学校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对学校总体规划具有重要作用。除了行政办公楼、教室和学生公寓外,体育场馆也是学校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锻炼和娱乐。体育场馆建设的目的是为师生体育锻炼和娱乐提供条件。如果场地太远,不利于师生锻炼;如果太近,就会影响教学。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非常重要。
2、运动场地的合理布局可以美化校园,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互动的空间。学生的互动应该是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合理的场地布局能够对学生的互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学校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形式 1、体育馆位于校园中心,运动场位于学校边缘。这种形式适合中等规模的中小学。它有良好的视力。一般来说,体育馆和体育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
2. 体育馆、运动场位于校园边缘的布局
这种形式适合有一定规模的中学和一般规模的高等院校。目的是将运动区与教学区分开,以方便对外开放。
3、多个体育馆、多个运动区域的布局
这种形式适合较大的学校。这种布局的体育馆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园内分散有多个体育馆,二是体育馆相对集中。运动区域的划分也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体育赛事划分运动区域,二是按地理位置划分运动区域。这种布局方式可以营造一个活泼、有序的校园空间。
2、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工程布局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可分为综合场馆、球类场馆、田径场馆、
体操场馆、武术场馆、游泳场馆、举重场馆、冰雪场馆、国家体育场馆等。目前,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按以下几类划分。 1、根据项目相似度划分区域
这种方法适合较大的学校。例如,学校运动场被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类似运动项目的场地,如篮球区、排球区、足球区、网球区、乒乓球区。
球区、游泳池等
2、根据校园位置合理划分项目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较大的学校。例如,学校体育场馆分为东区、西南区、北区2至3个区域,每个区域有多个体育项目。这可以满足附近学生中不同运动爱好者的需求。
3.将一个区域划分为若干块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般规模的学校,特别是运动场馆建在学校边缘的学校。这种方法根据不同项目和同质性分为若干块,以满足不同运动爱好者的需求。
4、分散布局
对于一些小型项目,可以根据学校场地情况,有序分散到校园各个区域。例如,可以在教学楼前设置一些小型健身器材,供学生休息和锻炼;道路两侧的树林里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教学楼或办公楼周边空地可搭建一些非标健身器材。有排球场、羽毛球场和室外乒乓球桌供师生课余使用。
体育场馆的分类
为了便于学习和管理,现将体育场馆分类如下。
1.按不同建筑材料划分
(1)塑料场地,如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等。
(2)煤渣场目前主要设在各大中小学的田径场馆内。
(3)土场地,如门球场、足球场和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木制场地,如室内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手球场、羽毛球场等。
2、按不同用途划分
(一)比赛场地。用于比赛,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单项体育协会制定的竞赛规则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建造。
(二)教学场地。按照教育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设备标准》建设,主要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
(三)培训场地。根据运动员或者群众训练、体育锻炼的需要而修建的体育场馆。场地规模、设备规格等可能不符合比赛规则的要求,但能满足训练和体育锻炼的需要,如高校体育场馆、运动员训练基地等。
(四)健身场所。按照全民健身纲要要求建设的体育场所,如社区体育场馆、各类健身场所等。
3、按比赛规模划分
(一)单体体育场馆。用于个人比赛和训练的场地,如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体操馆、羽毛球馆等。
(二)专用体育场。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集中在一定区域,可以承办大型体育比赛。例如,亚布力体育中心承担冬季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各项比赛。
(三)综合体育中心。各类赛事的比赛场馆集中在一定区域,配套设施齐全,形成以田径场馆为核心的体育建筑群。比如奥运会、洲际运动会和我国的全运会都是在综合体育中心举行。由于赛事项目、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较多,便于集中管理和安排,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完成相关开闭幕式,为各类竞赛项目的举办提供便利。
4、按竞赛设施性质划分
(1)体育馆。指室内运动场地,多为木质,也有塑料、土质的,如篮球馆、排球馆、柔道馆、摔跤馆、体操馆、壁球馆等。
(2)体育场。指露天运动场地,如田径场、足球场、棒垒球场、高尔夫球场、橄榄球场等。
(3)游泳池。拥有一整套供水、水处理、排水、水温、水质控制设备。是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的专用场馆。
(4)体操馆。它是体操各个单项比赛的专用场地。男子单项、双杠、跳马、鞍马、吊环、自由体操六个项目;女子项目有四个单项:平衡木、高低杠、跳马和自由体操。
(五)其他个人体育场馆。如今,开展的体育比赛越来越多,如高尔夫、马术、保龄球、自行车、射击、滑冰、滑雪、网球、门球、曲棍球等,都需要建设相应的比赛和训练场地。
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现状及发展趋势
体育场馆设施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它们也标志着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体育社会化程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场馆设施取得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体育场馆仅有4982个,以1952年修建的上海虹口体育场和成都人民体育场为代表。但当时的体育场馆数量却很少。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场馆建设呈现出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势头。中央和地方政府逐年投入,建设了一大批体育场馆和设施,如北京亚运村、北京工人体育场、首都体育馆、上海虹桥体育场、上海等一大批现代化体育场馆因为体育馆和广州天河体育场体现了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的水平。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利用体育彩票公益资金加大对群众体育健身场馆建设的投入。截至2002年,全国已建成“全民健身工程”体育设施3531处。 、建设全民健身路径万余条;专门针对老年、青少年、边缘和贫困地区体育发展而设立的“雪炭工程”,已投资建设33处体育设施。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1个。第五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各体制、各行业、各所有制形式(不含港澳台地区)拥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运动要求的各类体育场馆。场地普查。一个体育场馆。其中,历年标准体育场馆和非标准体育场馆建设投资1914.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667.7亿元,占总投资的34.9%,1032.6亿元单位自筹资金占总投资的53.9%。 % 2003年末奥运会篮球比赛的性质,以全国万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米,人均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投入148.15元。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设备标准》的颁布,我国的体育场馆设施将不断发展,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运动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好的机遇。我国的体育运动。状况。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场馆设施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我国的体育场馆设施差距还较大。如今,除少数东部和沿海城市体育场馆建设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外,一般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水平。目前,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不仅拥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广泛采用计算机、激光、生物工程等高科技技术和材料,而且实现了管理现代化。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趋势是综合性、大型化、多功能化、高科技化。奥运会规模的大型体育比赛,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展示,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展示。
一是大型体育场馆多功能化。除体育赛事外,未来设计建设的大型场馆还将集餐饮、购物、娱乐、酒吧、影院、展览于一体。在项目设计上,采用高科技手段奥运会篮球比赛的性质,使体育场适应多种运动项目的比赛。例如,在同一个体育馆内,通过使用移动看台和活动座椅,可以将体育馆用于篮球、排球比赛。还可举办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项目的比赛。从使用功能来看,体育场馆可作为比赛场地、训练训练基地、会议展览场地等。
其次,场馆建筑材料及附属设施的高科技化。未来建设的体育场馆及附属设施将采用更多高科技材料,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及设施建设。例如,田径跑道将被橡胶预制卷材、透气、复合环保材料、聚氨酯混合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网络系统(包括通讯、广播电视、计算机、计时记分、仲裁记录、消防、安全检查)。等)广泛应用于体育设施建设; LED大型电子显示系统将普遍应用于大型赛事场馆,各类体育设施工程将逐步实现标准化、数字化。三是公共体育场馆异军突起,体育场馆建设出现多元化投资的局面。学校和社区体育场馆设施进一步完善并向社会开放,涌现出一些生态环保的体育场馆。
这些新场馆的建设,为实现体育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实践与思考
1、简述体育场馆设施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作用。
2.简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设计原则。
3、如何根据不同项目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合理布局?
4.请描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空间布局?
5、简述体育场馆的分类。
6、简述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