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拥抱 AI,我奥篮球创始人林晓勇谈未来发展
体育运动必须拥抱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并不是其核心竞争力。
文|刘刘
从爱开始,并忠于爱。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林晓勇在教学之余喜欢打篮球。他天生喜欢思考,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 2009年,一场普通的校园篮球比赛点燃了林晓勇心中的火焰——比赛数据。
经过不懈努力,“沃奥篮球”于2014年成立,团队通过“互联网+体育”模式,为篮球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篮球统计服务,连接每一个篮球梦想。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接入超过10万个篮球联赛,记录超过130万场篮球比赛。
2024年是WoL篮球成立10周年。近日,《大体育商业》特别邀请WoL篮球创始人林晓勇来对话。他表示:“WLO篮球未来不仅会坚守篮球领域,还会开拓其他运动领域,拓展我们的奥运范围,奥运篮球已经成为我的奥运项目。”
2014年创立沃奥篮球
“无业”计算机系教师的创业之路
林晓勇创立我奥篮球之前,曾任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精通电脑、对篮球极其热爱的他想将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无意中创立了“我奥篮球”。
林晓勇说:“我高中的时候就爱上了篮球,后来报考了计算机专业,来到北京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当一名老师,因为我发现老师比较自由,有时间就可以打篮球,虽然当时的想法有点不专业,但是很现实。”在教学过程中,林晓勇带领学生尝试记录2006年的篮球比赛数据。
直到2009年10月21日,在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科研杯竞赛上,赛事创始人林晓勇感叹,一直举办的比赛没有数据记录,真是可惜。很多年了。以此为契机,他开始带领团队为赛事记录数据。虽然当时没有制作视频等内容,但记录的数据不仅仅是得分统计,还有篮板、助攻、失误、犯规、盖帽等数据呈现。
2009年10月21日,林晓勇为我奥篮球队记录的首个比赛数据
比赛在这些数据记录的基础上,陆续颁发了得分王、助攻王、篮板王等奖项,这让一项简单的校园篮球赛事蒙上了“职业”的影子,也让运动员们更加享受其中。 ,林晓勇心中升起一团火焰。
那次校园比赛后,林晓勇欣喜若狂,但也意识到纸质记录很容易丢失。后来,作为一名本科生导师,他与学生一起创建了一个展示数据和视频的网站。一年后,为了验证这个方案的实用性,林晓勇又创造了另一个赛事——联赛杯。此次赛事共有20支队伍参赛,共计100多场比赛。林晓勇的团队还将所有比赛数据记录在电脑数据库中,而不是纸质记录。
2010年北京化工大学篮球联赛官方网站
接下来的几年,学校里几乎所有的比赛都采用了这套系统。为了弥补校园比赛的不足,林晓勇甚至设计了一个类似NBA的校园篮球联赛,有球队经理、选秀、全能比赛。全明星赛、总冠军戒指……
2014年北华篮球联赛BHBA选秀及状元秀
随着录音系统越来越成熟,一些公司找到了林晓勇的团队,林晓勇也意识到这个系统具有商业价值。时间来到2014年,林晓勇带领团队踏上了创业之路,成立了北京沃奥科技有限公司。沃奥意为“我的奥运会”,希望为普通篮球爱好者提供专业级的体验,让大家每场比赛的在线体验就像职业联赛一样。
早期创业办公室一角
经过两年的发展,2016年我奥篮球与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建立合作,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数据和视频直播服务。 2017年,我奥篮球获得与中国篮协合作的机会,为中国篮球三对三联赛提供报名系统、官方网站、数据统计和比赛直播服务。
2016年起,我奥篮球成为姚基金爱心伙伴
我们奥篮服务全国三人篮球锦标赛
此次合作后,乐二篮球产品的应用范围已拓展至全国。林晓勇表示:“这次合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所有篮球协会都认识了我奥篮球,他们都使用了我奥篮球的产品。”另外,商业赛事如少年篮球、黄金联赛,以及后来的NBL、U系列赛、CUBA、Nygo、NYBO、李宁少年篮球等知名赛事都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奥篮球服务NBL、U系列赛、CUBA、耐高、NYBO、李宁小篮球等知名赛事
当然,在创业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你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挑战。据林晓勇回忆:“我们的奥运篮球经历了两个最困难的时期。”首先是核心人员的流失。前合伙人选择了离开。现在回忆起林晓勇,他非常感动。他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从学生时代起他就和我一起努力,我们总共一起工作了3年。我的奥运篮球队里仍然有他。吉恩。但他最终选择离开,我感觉天塌下来了。”
二是2020年,疫情时代的到来阻碍了我们奥运篮球的大发展态势,公司面临资金严重短缺。林晓勇说:“当时我们的奥运篮球资金只够用2个月,最后我们把这2个月的钱平分了,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北京疫情再次出现,当时,资金短缺,甚至一度产生了倒闭的念头,但作为一名体育人,我选择坚持下去,在家人的支持和个人信用贷款的帮助下,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
但在创业的过程中,林晓勇也很幸运。 2016年,我们奥篮获得中汇体育董事长陆浩等投资人500万元天使轮投资。林晓勇表示:“我们奥篮能像中汇体育一样受欢迎,像中汇体育董事长陆浩这样的行业前辈非常幸运地看到了这笔投资。这笔投资对我们奥篮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的球队已经扩大了,研发也跟进了,500万的投入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拿到行业龙头的资源,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体育产业。”
历经重重磨难,沃奥篮球已经形成了一支核心创业团队。大家都认同我奥的理念,并一直与公司一起努力走到今天。
为赛事提供数字化服务,十年服务10万个联赛
近年来,虽然中国男篮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国内业余篮球的氛围依然十分浓厚。从小学篮球到初中、高中、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大量的业余比赛,商业篮球赛事也越来越受欢迎。
林晓勇认为,我们的奥运篮球在中国业余篮球界发挥着工具作用。首先,对于活动组织者来说,该产品可以有效提高活动管理和组织水平。对此,林晓勇表示:“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并不神秘,其实就是体育赛事的数字化。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很高层次的事情,但实际上这是基础工作。”
以活动报名为例,林晓勇说:“报名是一项数字化任务冠军篮球经理2教练,但往往被很多人忽视。他们认为报名很简单,但实际上报名工作非常复杂。从身份验证到是否领取报名费用、费用中的押金是否需要退还、购买保险等都非常复杂,而且以全国性赛事报名为例,总共有很多。已经有22万人报名了,如果每人要填写3份书面材料,包括身份证明等,总共就超过百万份材料。”这样繁琐的工作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这就是数字化的魅力。
我奥篮球为中国篮球小联赛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奥篮球的数字服务还将为大型商业赛事提供数据统计、视频直播等服务,并为一些小型赛事还原往年的历史数据,让小型赛事不被遗忘。此外,我们奥篮还将为各级篮球协会和机构提供数字产品,比如帮助裁判、教练、运动员、记录员与赛事建立联系,也记录这些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
除了为比赛组织者提供便利外,沃奥篮球还可以为参与者提供多维度的比赛数据。目前,我们的奥运篮球数据采集系统有3个版本,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帮助。第一个是标准版,记录得分、篮板、助攻、盖帽等数据,操作方法非常简单;二是专业版,可以记录投篮命中率、失误、技术犯规等高水平数据;三是专业版,该版本将记录投篮得分、进攻方式、抢断、盖帽等因果关系,生成更详细的统计数据,为球队教练员提供视频分析数据,提高球队技战术水平。
我们的奥运篮球服务广东省联赛
广东省联赛十周年诞生19位千指先生
看似最普通的数据记录,可以有效提高业余赛事的管理水平,也可以为普通篮球爱好者提供训练帮助,通过每一件小事推动中国业余篮球的发展。
营业第九年首次盈利
我们的奥运篮球队探索了专属商业模式
虽然林晓勇出于热爱创办了沃奥篮球,但作为一个企业,无法盈利甚至无法保证盈亏平衡,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对此,林晓勇向大体育商业透露了我们奥运篮球的商业模式和营收情况。据林晓勇透露,沃奥篮球将在2023年首次实现盈利,这意味着该公司创业的前九年没有赚到钱。在这10年的创业过程中,对商业模式的探索始终在落实。
但通过不断探索,林晓勇表示:“我奥篮球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它包括三点。”首先,我奥篮球为各级篮球协会和赛事组织提供数字化产品。包括赛事报名、赛事安排、裁判选拔、数据统计、视频直播、联赛官网等产品。除了产品之外,沃奥篮球还将提供营销宣传、实施等定制服务。
第二点是,我奥篮球的C端订阅会员服务,在我奥篮球平台上会有很多比赛的直播、重播,甚至精彩片段等。观看比赛直播是免费的,但比赛的重播和精彩片段是免费的。查看和下载都是付费项目。据林晓勇介绍:“订阅会员服务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收入,这说明也有愿意付费观看业余比赛的用户,而不仅仅是付费观看职业比赛。”
林晓勇还自言自语道:“我们的会员费比一些专业视频平台还要高,但从会员服务的内容来看,会员费还是物有所值的。”
在公众认知中,只有专业赛事才会提供专业的直播视频,但在沃奥篮球平台上,篮球爱好者也可以观看专注于自己的比赛。他们不再需要自己录制游戏和编辑。直接在这个平台上下载非常方便。
第三点就是我们奥运篮球的周边和广告服务。林晓勇表示:“这部分的收入未来潜力很大,我们平台也陆续和一些广告商建立了联系,他们也非常愿意使用我们的奥运篮球产品。”在平台上投放广告。”
因此,在以上三点的配合下,沃奥篮球的营收发生了质的变化,让公司在当前的经营环境下依然实现了持续的营收增长。林晓勇向《体育商业》透露:“截至2024年9月左右,我们的奥运篮球收入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
“我们奥运篮球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无论是篮球数字化还是平台服务都很难赚钱,所以一定要落地,不能纯粹是线上。”
新起点,新征程,我的奥运不仅仅是篮球
虽然我们奥篮的收入取得了重大突破冠军篮球经理2教练,但林晓勇认为,我们奥篮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通过提升视频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多赛事内容,WoO篮球将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情感价值,让大家认识到不仅大型比赛会受到关注,业余赛事也会受到关注。
其次,奥运会篮球距离达到130万场比赛记录的里程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林晓勇认为,每年有数千万场业余比赛不是他们录制的。
我们的奥运篮球也会开放智能场馆。林晓勇说:“我们的智慧场馆将连接数千个球场。球场两侧也会有广告位,随时在线记录球员的高光时刻。我们还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 ,将为广告公司提供双线广告曝光位冠军篮球经理2教练,这将成为新的增值点。”
谈及目前智慧场馆的建设和发展,林晓勇认为:“目前城市的智慧场馆还不是很智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的智慧场馆无法提供用户离开时的所有精彩瞬间。数据统计无法判断当今谁的三分球最准,谁的得分最多,目前的AI技术虽然可以做到,但成本极高。”
IAo篮球想做的“AI+篮球”产品,就是从用户和成本效益的角度去开发,最大程度地帮助智慧场馆解决两大痛点。第一个痛点是当前AI产品成本太高,第二个痛点是当前AI产品成本太高。这只是一个糟糕的用户体验。沃奥篮球的主打产品是高性价比。智慧场馆仅需数千元甚至免费即可获得产品服务。除了帮助场馆降低成本外,我奥篮球的产品还将帮助场馆进一步增加收入。
沃奥智能运动相机
里程碑或荣誉系统将被添加到我奥篮球的产品中。这种增长体系能够很好地帮助智慧场馆留住用户。据林晓勇介绍,“我们的玩法有一个注册商标,叫草木是兵。我们只是希望业余篮球爱好者能够使用这款产品记录他们的数据和图像,为每个篮球爱好者创造属于自己的篮球成长故事。”
“体育运动必须拥抱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并不是其核心竞争力。”林晓勇提出了新的观点,“我们需要为场馆提供一套优秀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体验非常好的产品。”
我们奥林匹克篮球希望在未来的一两年内,这款产品能够在数百个城市、数千个场馆上市,让普通篮球爱好者以极低的成本得到像职业球员一样的待遇,让每场比赛都有NBA的感觉游戏。通过我们的篮球产品,每场比赛都会被记录,每个球员的数据都会被收集。经过长期的积累,每场比赛都会诞生一个“GOAT”。他既不是乔丹,也不是詹姆斯,而是一个真实的人。我周围的高尔夫球手。
林小勇的目标是成为万分先生。目前,他已经完成了3904分。虽然距离一万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很高兴我们奥运平台上已经有了万分先生,而且千分先生更受欢迎。有无数。
2009年至今,我国奥篮球队记录的林晓勇职业生涯数据
而在我们奥运篮球创造的各种荣誉体系中,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被纳入其中,甚至退役仪式也会在这个平台上举行。最后,林晓勇说道:“我们想为用户记录整个篮球生涯,包括他参加了多少场比赛,获得了哪些奖项,得分是多少。”
沃奥篮球APP林晓勇个人荣誉墙
对于沃奥篮球的未来发展,林晓勇表示:“我们制定了五年愿景,到2028年,连接100万个赛事和机构,成为国内领先的篮球平台,服务3亿用户。我奥篮球在发展过程中,将为各赛事协会、场馆、培训机构、甚至相关实体提供数字化产品,进而间接服务于广大球迷。”
所以从愿景的角度来看,我们奥运篮球队想做两件事。首先是完成篮球机构的数字化,因为全国大大小小的机构很多。一些大型机构具备数字化能力,但基层机构不具备数字化能力。完成数字化。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非常强大、实用的数字化工具,然后以非常低的价格帮助他们完成数字化,提高效率。
其次,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他们喜欢的产品。林晓勇表示:“我对现在的窝奥篮球APP非常不满意,很多用户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尖锐的意见,如果他们能骂我们,说明他们也喜欢我们。我们也希望继续最终完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尖叫的产品。”
最后,在长远规划上,林晓勇并不想仅仅拘泥于篮球领域,还想开拓其他运动领域,把我们的奥运篮球变成我们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
回顾我们奥篮10年的创业历程,不难发现,想要在体育领域走得长远,爱情是不可或缺的。从纸笔到计算机再到人工智能,篮球运动的数字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创业难一直困扰着林晓勇。未来,我奥篮球想要进化为我奥体育。在不断打磨自身硬实力的同时,还需要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得到市场的认可,让每一位体育迷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奥运。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沃奥篮球